【概说】 一、概念: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
第二节 腰痛 【概说】 一、概念:又称腰脊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环球网校提供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第九章第二节腰痛知识点预习)。 二、沿革 1、《内经》首先提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儿科发展史(每一分期的医著医论)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知道,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1、啼哭声 因饥饿引起的啼哭多绵长无力,口作吮乳状;腹痛引起的多哭声尖锐,忽缓忽急,时作时止;肠套叠引起的哭声多尖锐阵作,伴呕吐及果酱样或血样大便;夜卧啼哭,睡眠不安,白天如常者多为夜啼。 2、呼吸声 正常小儿呼吸均匀调和。...
第二章 儿科诊法概要(儿科特征性诊法、囟门、指纹) 儿科古称哑科钱乙谓之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故儿科诊法尤其重视望诊。 第一节 望诊 分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一)望神色 指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1、...
一、 内治法 用药原则: 1、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2、 处方轻巧灵活 3、 注意固护脾胃 4、 要重视先证而治 5、 不可乱投补益 6、 掌握用药剂量 给药方法:口服给药;鼻饲给药;蒸气及气雾吸入(适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哮喘、感冒、咳嗽等,注意只能用注射类药...
第四章 胎儿期保健(添加辅食原则) 胎儿期保健包括饮食营养;寒温调摄;防感外邪;避免损伤;劳逸结合;调节情志;谨慎用药。 第一节 新生儿期保健(断脐~28天) 小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
第五章 胎黄(分类,辨证论治) 定义: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4~6天达到高峰,10~14天后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第3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低...
第六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兼证) 定义: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 发病特点:四季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 病因:感受外邪,侵袭于肌表。 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 病位:肺,可累及肝脾。 治疗原则...
第七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临床特征、辨证论治) 定义: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 发病年龄:初生儿、早产儿、久病体虚的婴幼儿。病位:心脾 病因:心脾积热、虚火上炎。(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