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心梗后血压不高 为何还需要吃降压药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10-04 20:11浏览:

 1、有人认为降压效果不理想就是药不对症,需要跟换药?
 
医生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影响药物降压效果的原因不止一个,需要在医患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可以肯定,即使已经开始了药物治疗,仍然要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到底。
 
所谓“对症下药”,高血压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坚持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
 
另外,也要排除有效的降压药物没有用到有效剂量或服药时间不恰当等因素,这也会引起的降压效果不理想。
 
2、降压药吃久了会产生耐药性?
 
医生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有的患者服用某一降压药数年之后,发现血压再次升高,不受控制,便认为自己对降压药产生了“耐药性”。
 
其实这并非耐药,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程自然进展的一个表现。也可能由于某一时期患者情绪波动、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造成的。
 
3、血压高就吃药,血压不高的时候就停药。
 
医生说:这一行为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千万不可以自行停药,以免造成血压大幅度波动,给心脑血管带来很大的危害。
 
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常年维持在正常水平,这种“正常”也是相对的,是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降压药物的基础上的。如果停止服药,血压极有可能会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甚至更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遵循“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的原则,切勿擅自停药。
 
如果患者的血压已经长期稳定或者在夏季血压水平有所下降,可以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以保证血压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调整用药方案。
 
4、有人在量血压时只关注高压,不关注低压,这是正确的吗?
 
医生说:这是错误的。量血压时高压和低压(又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同构成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使是单纯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也是有害的。
 
5、心肌梗死后血压不高,可以不吃降压药?
 
医生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心肌梗死后的血压下降往往是因为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弱造成的,是由于泵血量少了二下降,但对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和检测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很多降压药,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除了降压外,还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以及新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预后。
 
总之,按照医生处方,坚持服药,并及时把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与医生沟通,共同完善治疗方案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