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动对全身上下都有严重的危害,因为在动脉硬化的发病部位会逐渐形成管腔闭塞,使得患病血管的关联部位发生缺血。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脑血管中,就会致使脑功能退化等严重的症状。如果怀疑自己有动脉硬化的征兆,可以做一个动脉硬化监测,这会对血液的各种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出来后的数据会经过计算得到一个动脉硬化指数,可以用来判定动脉硬化的情况。
动脉硬化检测
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实现早检测、早诊断。
经颅多普勒:能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甚至可以对微小的脑动脉瘤进行检测。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及鉴别有重大作用。
颈动脉彩超: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彩超:检查是否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风湿性、先天性等心脏病变及心肌病。
动脉硬化检测项目血脂: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G),血脂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此检查有助于诊断动脉硬化症,冠心病及肾病综合症的诊断。
血流变:监测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指数动脉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动脉硬化指标多少正常?
计算公式为:动脉硬化指数(A)=血总胆固醇(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动脉硬化指数的正常数值为<4,如果一个人的动脉硬化指数<4,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不严重或在减轻,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低;如果动脉硬化指数≥4就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动脉硬化人体的危害
动脉硬化对于心、脑、肾等生命靶器官的危害性极大,但不仅仅是这些,其实,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1、脑子方面:最常见的是脑功能衰退,轻者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者发展为认知功能障碍,直至程度不等的(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动脉瘤破裂,则可以引起脑出血。更为常见的是脑动脉或颅外动脉的急性闭塞(血栓形成),即急性脑梗塞。出血或血栓形成均可引起肢体偏瘫、失语等症状。
2、心脏方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缺血,临床上称之为冠心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和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3、肾脏方面: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肾脏缺血,可以导致继发性顽固性高血压、肾脏萎缩、肾功能损害和衰竭。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同样可以引起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和衰竭,即尿毒症。
4、大动脉方面:大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主动脉瘤、动脉壁夹层、附壁血栓、血肿,甚至破裂致命。
5、肢体动脉方面:典型症状是缺血下肢的足背动脉、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麻木、疼痛和下肢间歇性跛行,甚至下肢远端足趾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6、肠系膜动脉方面: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餐后腹痛等胃、十二指肠、胰腺、肠道功能失调症状和消瘦,也可因肠系膜动脉血栓栓塞而导致肠坏死、便血等致命性症状。
动脉硬化指数可以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如果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动脉硬化指数很低,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动脉硬化而发作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但是即便是动脉硬化的程度越低也是需要做好相关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做好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