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酒精性肝硬化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7-19 07:55浏览:

 1.饮酒史 饮酒量及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有剂量效应关系,一般认为饮酒(精)量50g~80g/d,持续10年即可发生酒精性肝硬化。
2.临床表现 肝硬化临床表现如前所述。
3.辅助检查 超声、CT、MRI检查显示肝硬化图像有助于诊断。
4.是否合并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合并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酒精性肝硬化的发展具有加速加重的作用。
5.肝组织活检 能观察肝脏病变程度及了解预后,确诊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需与肝炎后肝硬化、梗阻性黄疽、胆汁性肝硬化等相鉴别。
1.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3.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5.补硒养肝,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为成分的体恒健养肝片,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有良好作用。
 (1) 感染:以原发性腹膜炎最常见。发生率约3~10%,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腹水为渗出液,末梢血象增高。
(2) 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源性胃肠道黏膜溃疡出血。
(3) 肝性脑病:在肝硬化基础上,病人摄入蛋白过量、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4) 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低钠、高钾、肝昏迷、低血压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