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预防肝癌七字方针 防霉改水防肝炎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3-28 19:50浏览:

肝癌的易患人群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及性别差异,肝癌的发生也与其他各种可能的病因相关。在我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四大因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饮水污染、饮酒与吸烟。
 
肝癌的预防为病因预防,至今仍为“改水、防霉、防肝炎”七字方针,已初见成效。那么,日常生活中,预防肝癌的措施具体有哪些呢?
 
1、防治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关系中,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若合并乙型肝炎,口服核苷类药物等长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的复发,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合并乙型肝炎,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也可大大改善预后。
 
因此,患有乙肝、丙肝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AFP(甲胎蛋白)水平和肝脏B超,对肝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肝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肝癌患者,应注重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癌的进展。
 
2、饮食防霉去毒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是由黄色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在温度和湿度适合的条件下,这种霉菌就会繁殖和产生毒素。这种物质耐热,煮沸也难破坏。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对人肝癌的发生有明显协同作用。
 
生活中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玉米、花生防霉去毒。家庭中防止食品霉变的主要措施是尽量使食品保持在安全水分线以下,粮食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不要席地靠墙放置,以免受潮霉变。万一米面受潮、发霉应予废弃。不要食用已经明显霉变的粮食;在肝癌高发区,提倡人们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玉米占主粮的比例。
 
3、饮水清洁卫生
 
饮水污染可能是肝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尽管水中真正的致癌物或促癌物尚未弄清,但改水已带来肝癌死亡率降低的明显迹象。饮水的改善在农村地区可包括使“呆水”变活水,即由饮用塘水、宅沟水(住宅周围塘内的死水)改为饮用井水、深井水或兴办小型自来水厂等。城市则采取改用污染少的水源做自来水,防止饮水水源污染,使用净水器等措施。
 
因此,生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群,去除水中污染物,洁净饮水很重要。
 
4、改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与肝癌的发生相关。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肝癌,如起居规律、适当运动、情绪乐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医生强调,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尤其是35岁以上男性、感染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嗜酒的高危人群,宜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厌食、乏力、精神差、长时间低热、水肿、肝区疼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