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药品研发 > 文章内容

靶向药物的耐药性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8 07:59浏览:

靶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信号通路的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
 
  • 肿瘤细胞基因变异
    • 靶点基因突变:肿瘤细胞在不断增殖过程中,其基因会发生随机突变。当靶向药物作用于特定靶点时,靶点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药物与靶点的结合能力下降或丧失,从而使肿瘤细胞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 基因的某些突变会使肿瘤细胞对第一代和第二代 EGFR - TKI 类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
    • 旁路激活:肿瘤细胞可能通过激活其他旁路信号通路来绕过被靶向药物阻断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继续增殖和存活。比如,当乳腺癌细胞中的 HER2 靶点被曲妥珠单抗抑制后,可能会激活 PI3K - AKT - mTOR 等旁路信号通路,导致耐药。
  • 肿瘤细胞的适应性变化
    • 药物外排泵增加: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和活性,将进入细胞内的靶向药物泵出细胞外,使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不足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进而产生耐药性。例如,多药耐药蛋白(MDR1)可将多种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泵出细胞。
    • 细胞凋亡抑制:正常情况下,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诱导细胞凋亡。但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可能使肿瘤细胞发生适应性变化,抑制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使肿瘤细胞能够逃避药物诱导的凋亡,从而产生耐药性。例如,Bcl - 2 家族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
  • 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 血管生成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靶向药物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可能会促使肿瘤组织产生一些代偿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从而形成新的血管,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和转移途径,导致耐药。
    • 免疫逃逸: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可能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使肿瘤细胞能够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攻击,进而产生耐药性。例如,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如 PD - L1,来抑制 T 细胞的活性,从而抵抗靶向药物的作用。
  • 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 肿瘤是由一群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细胞组成的异质性群体。在靶向药物治疗前,肿瘤细胞中可能已经存在少量对药物不敏感的细胞亚群。这些细胞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逐渐增殖,成为优势群体,最终导致肿瘤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例如,在黑色素瘤中,存在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亚群,对 BRAF 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治疗后不敏感的亚群会导致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