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圆翳内障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8-31 09:15浏览:

圆翳内障

 

多是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实则就是西医的白内障,西医认为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
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术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

 

 

1.老年性核硬化:与核性白内障的鉴别,主要是核硬化多不影响视力,眼底镜彻照法检查眼底时,核硬化无遮光现象。
2.并发性白内障:与囊膜下白内障的鉴别,主要是并发性白内障早期在面包屑样混浊中有彩色光泽,混浊沿视轴区向前发展,边界模糊。有眼部其他疾病病史。
3.蓝点状白内障:静止性先天异常,混浊呈斑点状,可呈灰白色或天蓝色,一般较小,不影响视力。
白内障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它有很多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白内障(多见于儿童),眼外伤、疾病、年龄、全身性代谢或免疫疾病都可以出现白内障,专家们通过 对12000名白内障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97.2%的患者 诸因年老体弱、肝肾两亏、精血不足、脾失健运所致,在这类人群中,由于年老体弱,加上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血管硬化等)的影响造成肝肾两虚,精气不能上荣于目,严重缺乏蛋白水解酶,使晶状体逐渐丧失自洁净能力,浑浊物无法被吸收和排除,因而眼睛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可并发视物模糊,眼干不适,烦热口臭,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等。
在白内障发展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晶状体成分过敏性眼内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以及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等。
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