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白内障患者玻璃体腔打过针 小心后囊!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6-20 21:01浏览: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等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进展。至2010年全美玻璃体腔注药的次数已超过白内障手术总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PCR)在白内障术中发生率约1.9%~2.1%,且是唯一可控的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因素。那么玻璃体腔注药术史是否会增加PCR的风险呢?近期一项“大手笔”研究对2004-2014年英国20个中心行白内障手术的65836眼的病历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纳入18岁以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者,玻璃体注药既包括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也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曲安奈德、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PCR定义为白内障摘除术中意外发生的眼前后节的沟通,包括:后囊膜破裂伴或不伴玻璃体脱出、晶状体悬韧带断裂伴玻璃体脱出、晶状体核或核周皮质坠入玻璃体腔、人工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手术结束时切口处玻璃体嵌顿以及其它形式的玻璃体脱出。纳入研究的65836只眼中,1935(2.9%)只眼曾有玻璃体腔注药术史。考虑到PCR的危险因素较多,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以分析各项危险因素及玻璃体注药史对PCR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的对象中,总的PCR发生率为1.86%,玻璃体腔注药史患眼PCR发生率为2.22%。对PCR影响较显著的几个危险因素为年龄、白内障复杂程度、术者操作经验及既往玻璃体注药次数。其中玻璃体腔注药每增加一次,PCR风险即增加4%,如曾有10次或更多次数的玻璃体腔注药,PCR发生风险增高为2.59倍。(见图)
 
玻璃体腔注药导致PCR风险增加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由于穿刺处巩膜变形引起悬韧带的损伤或操作中损伤到晶状体后囊膜所致。且每次注射可能存在叠加的效应。根据既往的研究,PCR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男性、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棕色核或“全白型”白内障、眼底红光反射不可见、假性囊膜剥脱、晶体半脱位、小瞳孔、眼轴大于26mm、使用α受体阻滞剂、过度肥胖、术者经验不足等,而多次玻璃体注药术史(10次及以上),对发生PCR的影响高于小瞳孔、长眼轴(>26mm)、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而低于假性囊膜剥脱或晶体半脱位者、棕色核或“全白型”白内障及术者经验的影响。
 
该研究基于网络病例资料的采集和共享,因此尚存在某些信息的采集欠缺完整性和准确性等缺陷,但网络资料的共享无疑使得此类大规模、长时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成为可能,从而可得到更为客观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等眼底疾病的常用手段。此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也很高。本研究发现玻璃体腔注药每增加一次,后囊膜破裂的风险增加4%;如曾有10次以上的玻璃体腔注药史,后囊膜破裂发生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59倍。玻璃体腔注药史是发生后囊膜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于小瞳孔和长眼轴,白内障专科医生要特别重视这一点,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充足准备。此外,玻璃体腔注射Jetrea(Ocriplasmin)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粘连,会增加晶状体半脱位发生的风险,这一点也需要特殊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