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中老年人如何轻松应对骨质疏松?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5-30 19:13浏览: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内分泌因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绝经后妇女经常发生骨质疏松,这是由于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相关。

  营养因素: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维生素D的缺乏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饮食疗法补:钙是根据生理发育不同阶段钙的需求,通过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等)补充钙和维生素D。饮食补钙的方法较多,排骨汤、牛奶等是较好的补钙食物,虾皮、扇贝、豆腐、青菜等也是含钙较高的食物,老年人可根据需要调节饮食予以补充。

  药物疗法:降钙素,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

  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