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种类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选择?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5 10:38浏览:

 骨骼一旦变脆,也就意味着人体这座“大楼”面临倒塌的危机!中老年人反复的腰背疼痛、不断弯曲的驼背、不经意间发生的骨折,都是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堪称老年人的“头号杀手”!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这么多,究竟该如何选择?
 
1、双膦酸盐类
 
这是目前国际国内都非常推崇的一线治疗药物。
 
口服双膦酸盐,需注意其对消化道的损伤,若患者本身有反流性食管炎(反酸、烧心),则不推荐使用。
 
静脉双膦酸盐能避免胃肠道反应,但会出现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不良反应,一般3天可缓解。
 
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患有严重口腔疾病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也不推荐使用口服双膦酸盐。
 
2、降钙素类
 
降钙素类药物能明显缓解骨痛,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伴强烈疼痛的患者。
 
降钙素使用疗程一般是3个月,3个月后需停用一段时间。一般安全性良好,偶尔会出现面部潮红、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
 
3、雌激素类
 
主要用于60岁以前的未绝经和绝经后妇女,用药期间需定期(每年)安全性检测,重点是乳腺和子宫。目前使用较少。
 
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
 
钙剂及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药物,也是“黄金搭档”。同时钙剂和维生素D,也可以和上述药物联合应用。
 
吃了1年的药了,为什么我还是骨折了?
 
患者经常会问我们以上这个问题,通常我们医生会回答说:“如果不接受治疗,你已经骨折好几次了……”。这并不是在敷衍。或许是因为你对治疗的药物不敏感。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患者必须保证按时按量服药,很多时候患者说我吃药了啊,细细追问之下,才发现患者自己偷偷减量了,把一天两次的量改成了一天一次,甚至几天一次……。
 
如果患者在按时服药的基础上还是发生了骨折,这时候就需要医生来排除其他影响治疗反应的因素,比如是不是合并了内分泌方面的疾病等。
 
总之,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充分地信任与沟通。当然家人的看护与护理也很重要,毕竟骨折是骨质疏松致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