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2浏览:
次
[定义]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3.查体。
(1)触诊。腰椎有无明显侧突畸形;腰部能否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状物,局部肌肉是否紧张;棘突旁有无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腰后伸按压痛点是否疼痛加剧;病久患肢肌肉是否萎缩,感觉是否迟钝,
(2)腰部活动度。腰部前曲、后伸、侧弯活动、左右旋转是否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巴彬斯基氏征、奥本罕姆氏征、戈登氏征。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表现为腰肌痉挛,可出现保护性脊柱侧弯,下肢放射性疼痛,但放射痛不过膝关节,或直腿抬高牵涉性受限,但无椎旁的压痛放射症状,屈颈试验阴性。
坐骨神经炎常有感受风寒湿病史。下肢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夜间尤为明显。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下肢直腿抬高虽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抬腿角度一般在50°以上。
腰臀部肌肉、筋膜炎可出现腰臀部疼痛,其性质为烧灼样疼痛,但无腰椎侧弯畸形。
梨状肌损伤可出现腰腿痛,或下肢放射痛,或直腿抬高50°~70°受限,大于70°则疼痛缓解,梨状肌挤压试验和抗阻试验阳性,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与放射症状。
腰椎或骶髂关节结核患者腰部怕受震动,叩击患部可有剧烈疼痛,常有低热,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可能有肺结核史。X线片显示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有骨质破坏、寒性脓肿,也可发现腰椎小关节破坏。
椎管狭窄症可引起神经根压迫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时症状加重;卧床、下蹲时症状减轻。X线片显示腰椎间隙变窄,关节突肥大而靠近中线,椎管的矢状径和冠状径缩短,必要时行椎管内造影。
腰椎骨折有明显外伤史,X线检查一般能确诊。
2.伤后腰背痛是主要症状,腰部及下肢活动障碍较疼痛更明显。由于少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继续坚持运动或正常生活,往往在几天或几周后逐渐出现下肢串痛,双下肢串痛较单侧串痛多见。
3.腰姿异常和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明显,为少年患者的特点,表现为腰曲平直、反张及侧弯。
4.X线侧位片显示腰生理前突消失,患椎椎体后下缘粗糙不平、后下角模糊不清,有时出现小骨片阴影,CT或MRI扫描可见到撕裂的软骨或骨片阴影。
(二)弹力型(弹力突出)
1.青壮年多见,发病多与跌、扑、闪、扭有关。
2.发病急,症状重,多数先有急性腰痛,腰活动受限,转侧困难,动则加重,几天或几周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单肢串痛多于双侧串痛。
3.咳嗽征常为阳性,抗痛性腰椎侧弯,定向性腰活动受限。
4.X线正位显示腰椎侧弯、骨盆倾斜、患椎偏歪或旋转。X线侧位显示患椎间隙前后平直或后宽前窄,但椎间隙高度正常。
CT扫描显示边缘整齐的突出块影。
(三)退变失稳型
1.中年人多见,往往在轻微的不随意的小动作情况下发病,突然腰痛,腰肌痉挛,在某种姿势下不敢活动。经卧床休息,腰部痛点封闭,或适当的推拿手法,有时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易复发。
2.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疼痛的强度随纤维环破裂的程度,突出物的大小、形态及部位而定。
3.症状特点是出现下肢放射痛以前多有慢性复发性腰痛,有时出现双下肢交替性放射痛,脊柱外形变化较轻,腰椎侧突的方向时有变化。
4.X线显示患椎间隙变窄,椎体终板缘骨密度增高(软骨板退变),立位前屈后伸时病椎间隙开闭程度较大,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正位显示患椎向左或向左旋转移位,棘突旋离中轴线,小关节不对称。
CT扫描显示关节突错位、不对称,椎间盘纤维环呈不规则的破裂和弥漫性的向周围膨隆,有时表现为髓核碎片挤入椎管。
(四)增生狭窄型
1.中老年人发病率高。
2.腰腿痛病史长,常为轻重不等的反复发作,疼痛程度较轻,下肢麻木,胀、沉、酸、困的感觉较明显,气候变化、精神及身体疲劳时加重。
3.间歇性神经性跛行为该型的症状特点,晨起时腰部发僵,活动后稍好转。步行或久立后下肢麻木及放射痛,蹲下或坐位休息后好转可以继续步行,但不久,又出现下肢麻木及串痛。
4.腰部曲线的改变较固定,常有代偿性腰形异常。
5.主观症状多于客观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较低。
6.X线显示患椎间隙变窄较明显,椎体边缘硬化骨赘形成,有时出现破裂或向椎管内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部分骨化。椎间小关节突增生内聚,黄韧带肥厚、钙化。椎管或侧隐窝变形或狭窄。
CT或MRI检查,可清楚显示椎间盘各成分的退变程度及其对椎管的影响程度。
1.
方案 |
药 |
治 疗 天 数 |
适 |
静滴1组 |
5%葡萄糖 250ml iv drip qd; 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 20%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 地塞米松 5mg (递减) iv drip qd |
3~5 |
髓核突出,神经根明显受压,伴有水肿。表现为腰部疼痛剧烈,放射痛的同时伴有刀割样疼痛,夜间疼痛更甚,难以入睡,活动严重受限。腰椎明显畸形,腰肌、髋部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 |
静滴2组 |
5%葡萄糖 250ml iv drip qd; 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 20%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 |
5~10 |
1. 2.慢性期。表现为:(1)腰腿部疼痛尚能忍受,翻身、行走等活动无明显受限; (2)腰椎伴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畸形;腰部活动功能某些方位受限,如前屈或后伸; (3)挺腹试验、腰部叩击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背伸试验,上述4项试验1~2项呈阴性,其中直腿抬高试验大于30°,小于60°。 |
6.局部拔罐。每日1次。
7.穴位注射。
8.封闭。
二、慢性期
(一)患者急性期过后,主要临床表现:
1.腰腿部疼痛尚能忍受,翻身、行走等活动无明显受限;
2.腰椎伴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畸形;腰部活动功能某些方位受限,如前屈或后伸;
3.挺腹试验、腰部叩击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二)慢性期应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静滴:用静滴2组液。
腰腿痛方(药物略)
功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腰腿痛。
4.中药腾洗
用中药腾洗腰部
腾洗方(药物略)
功用:舒筋活血,散风通络。适用于腰部疼痛及各种损伤中、后期,余肿未消,关节曲伸不利,疼痛,僵硬。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150g一袋,将药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将袋口缝好,放入盆中加水4000~5000毫升,煎煮20~30分钟后取出,先以蒸气腾洗患处,等到药液稍凉(约60℃左右,皮肤能耐受为适)后可以浸药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每袋药可用2~3天。
功用:舒筋活血,消肿止痛。适用于腰腿痛、各种关节扭伤等病症。
用法:煎汤乘热熏洗患处(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不宜内服。
易水膏(药物略)
功用:舒经活络止痛。适用于腰腿痛。
用法:选肾俞、阿是穴敷贴,3~5天换一次,一个月一疗程。
*:参照《中医骨病学》第二版,蒋位庄等,251页。
附:
突 出部 位 |
受 神 |
疼 痛 部 位 |
麻木部位 |
肌 力 改 变 |
反 射 改 变 |
L3~L4 |
L4 |
骶髂部、髋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前侧 |
小腿前内侧 |
伸膝无力 |
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L4~L5 |
L5 |
骶髂部、髋部、大腿及小腿后外侧 |
小腿外侧或足背、包括 |
|
无改变 |
L5~S1 |
S1 |
骶髂部、髋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 |
小腿及足外侧,包括外侧的三个足趾 |
少见 |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0级:肌肉完全麻痹,可通过观察和触诊检查,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时,虽然有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的活动。
Ⅱ级:肌肉活动可带动水平方向关节的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
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Ⅴ级:正常肌力。即能对抗强大阻力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