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皮瓣转移的角度,防止蒂部扭曲及形成锐角。转移后岛状皮瓣的血管蒂不能有张力,并要有一定量的良好软组织覆盖。通过隧道时,隧道应够宽,防止狭窄致血管蒂受压。
游离皮瓣移植术(或称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
【 适应证】
1.具有一般皮瓣移植的适应证,在不可能应用局部皮瓣时,可选用游离皮瓣移植术;
2.重要功能区及感觉麻木区,可选用带血管神经的游离皮瓣。
【 基本条件】
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适应且能承受这类手术者;
2.术者及助手具有比较熟练的小血管吻合技术,熟悉供皮瓣区及受皮瓣区的解剖知识;
3.供皮瓣区组织,必须具有可供吻合的知名血管及完整的动静脉系统,供皮瓣组织必须控制在吻合血管的供养范围之内;
4.受皮瓣区域尽可能具有相应口径的知名血管而且应注意该血管被阻断后,不致影响原来供应范围组织的血运。如需带神经的皮瓣移植,则术前应设计好供皮区及受皮区神经吻合的部位,且术后不致影响供皮区的功能。
【 术中注意点】
1.在剥离解剖游离皮瓣时,应注意动、静脉系统的畸形变异;
2.吻合一根动脉,同时吻合一根静脉。最好能吻合两根静脉。考虑不致影响受区血供,可采用端一端或端一侧吻合法。
【 术后处理】
1.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血容量及水与电解质平衡等;
2.必要的制动及抬高患部,促进静脉回流,一般肢体抬高15~20°即可,随时注意体位,防止皮瓣蒂受压;
3.室温一般保持在25℃以上,避免寒冷刺激;
4.解痉抗凝药物的应用;
5.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镇静、镇痛剂;
6.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
(1)皮瓣肤色红润,苍白抑或紫或肿胀有否加剧;
(2)毛细血管充盈反应;
(3)定时测量皮瓣中心部的皮温,并与健侧皮肤温度作对比。还可用超声血流探测仪监测动脉通畅情况。
7.如皮瓣出现发白或紫红,皮瓣温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迟缓,皮瓣中心部皮温低于健侧2~3℃时,是循环障碍的征象,经解痉抗凝的积极处理1~2h,循环障碍状况仍不见改善时,应及时手术探查,以解除其原因;
8.皮瓣血运障碍多发生在术后24~48h内,也可发生在术后3~5天水肿期内,一般观察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