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胸心外科
第三十一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纵隔不同部位常见的肿瘤及临床特征。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纵隔不同部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四、教学内容:
1.纵隔的定义、分区方法及依据、各分区的内容物;
2.纵隔各分区内常见肿瘤类型;
3.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压迫症状和特异性症状;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的选择与治疗选择及效果;
第三十二章 心脏疾病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心肌保护的原则。
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3.熟悉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肌保护;常见先天和后天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适应症。
难点:常见先天和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四、教学内容:
1.心脏血管外科发展概论
2.肝素与体外循环;低温与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术后心肌保护;
3.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后天性心脏病的分类的手术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第三十三章 胸主动脉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胸主动脉瘤的病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胸主动脉瘤的病理和治疗原则。
难点:胸主动脉瘤的病理分型。
四、教学内容:
1.胸主动脉瘤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胸主动脉瘤的病因、病理生理、鉴别诊断及手术时常用的体外循环方法。
第三十四章 腹外疝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腹外疝的定义、病因、病理和类型。腹疝的概念、诊断及手术原则。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基本原则。
掌握:嵌顿疝和绞窄性疝处理原则。腹股沟疝解剖,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手术修补原则。
难点:腹股沟区解剖。
四、教学内容:
1.腹股沟区局部解剖。
2.腹股沟病因,病理解剖及类型。
3.腹股沟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
4.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5.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
6.切口疝、白线疝、脐疝(自学)。
第三十五章 腹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熟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
2.了解肝外伤、脾外伤、外伤性肠破裂的鉴别诊断
3.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腹部外伤的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内容:
1.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2.腹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3.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和处理。(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