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外科学教学大纲五(第一篇 第14~17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11 17:36浏览:

第一篇 外科总论
第十四章 烧伤、冷伤、咬螫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热烧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生理特点。
2.掌握烧伤面积的估算及烧伤深度的评估。
3.掌握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及烧伤的治疗原则。
4.熟悉烧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和后期创面的处理
5.熟悉全身感染的防治。
6.熟悉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烧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生理特点,烧伤的面积及深度的评估,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
2.烧伤面积及深度的准确判断,烧伤的早期并发症及处理。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烧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生理特点(5分钟),烧伤的面积及深度的估计和常见的并发症(10分钟).
2.基本技能:烧伤的现场急救、初期处理及烧伤的治疗原则(5分钟),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及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10分钟),植皮术及电烧伤和化学性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第十五章 显微外科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难点: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显微外科的历史演变(5分钟),常用设备及器材(5分钟).
2.基本技能: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10分钟)、方法(10分钟)及术后处理(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第十六章 肿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肿瘤的分类、命名及引起肿瘤发生的常见病因。
2.掌握肿瘤的病理特征,肿瘤分期及肿瘤的预防。
3.掌握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以及各项特殊检查方法和用途,常见体表肿瘤的特点。
4.掌握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措施。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2.肿瘤的分期及病理。
3.肿瘤的临床表现特征。
4.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难点:
1.常见体表的肿瘤的特点。
2.各项特殊检查方法及用途。
3.放化疗的适应证及常见的肿瘤药及化疗方式。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肿瘤的定义,分类及命名(5分钟),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方法(5分钟).
2.基本技能: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措施(10分钟),恶性肿瘤化放疗的适应症(10分钟),介绍常用抗肿瘤药物及化疗方式(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第十七章 移植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器官移植的概念。了解临床常见的器官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器官移植的方法和排斥反应的类型和免疫抑制技术。
难点: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理论。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器官移植的概念和类型(5分钟),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和其免疫学基础(10分钟).
2.基本技能:移植供体的选择(5分钟),移植常用抗排斥反应药物(10分钟),临床常见器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