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7:12浏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及一系列神经根症状为特点的病症。属中医学的“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该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包括推拿手法、牵引手法、针灸疗法、药物疗法等)和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直视手术内窥镜下手术及经皮介入微创手术)三种。

卧床休息:患者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入院,需绝对卧硬板床休息。硬板床可以有效的保持腰椎的自然生理曲线,减少神经根的压迫。

备血:腰椎结构很复杂,手术风险大,因此在术前进行常规备血。分为两种方式,对于年龄超过70岁,体质虚弱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备异体血;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术前抽取自体血备用,成人一般采取400ml,儿童200ml,在术中特殊情况发生时或术后回输于体内。患者较前者更为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传播,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选用。采血前患者清淡饮食,多喝汤。据体重选择采血量。采血时、采血后帮助患者按压采血穿刺点10 min,同时嘱咐患者平卧20-30 min后缓慢起身,避免采血后低血压造成不适。采出血液立即送血库保存、备用。

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备皮三次,术前一天晚肠道准备,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体位准备:患者术后采取去枕平卧6小时。长时间平卧使患者觉得腰部不适,可协助患者进行四肢的伸展运动,动作轻柔缓慢,以患者舒适为宜。24小时后开始协助患者翻身,3-4天逐步指导患者借助床挡进行自主翻身。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翻身期间始终保持腰部的直立,切不可左右扭曲腰部。

皮肤护理: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不宜翻身,局部压迫时间过长,易发生褥疮。采用减压翻身法,护士协助患者轴向翻身10-150,持续5-10 min,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骶尾部、肩胛部等受压部位的按摩,24小时后可以逐步帮助患者翻身,1-2小时一次。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us thrombosis,DVT)是导致成人骨科手术后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发生DVT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腰椎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血栓梯度压力带等。

营养支持: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第一天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术后三日左右开始恢复排便。嘱患者少食多餐,术后一周内禁饮牛奶及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导致或加重腹胀。若患者术后汗出较多,指导患者西洋参代茶饮以滋阴补气;水肿较重的患者,指导其多食冬瓜、薏苡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之品;气血两亏者,可以阿胶、乌鸡进补;风寒湿痹者可饮食羊肉炖山药、生姜等。

手法治疗:手法是传统中医药的瑰宝,其运用推、按、揉、滚等法治疗腰部、臀部及患侧下肢,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使解剖位置恢复正常,促进自我恢复。推拿后,注意患者腰骶部的保暖。

中药足浴:患者术后腰腿麻木、疼痛等神经压迫症状不会立即消失,其恢复还需要3-6个月的时间。中药足浴可以通过对足部穴位的刺激,起到舒筋通络、温经散寒的作用。由于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要注意调节水温,维持水温38-40℃。每日2次,每次30 min。足浴同时嘱患者饮水500-1000 ml。

半导体激光照射:半导体激光照射能够通过激光电频促进水肿的消退,减少神经压迫症状,减少由于手术牵拉等因素所造成的组织水肿,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治疗前后注意局部皮肤情况,避开皮肤受损部位。及时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恢复情况。

健康指导

术后指导:腰椎术后的锻炼是患者走向康复的必要之路。术后6小时,由于切口疼痛,躯干适当加压制动,为防止呼吸及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进行仰卧扩胸深呼吸锻炼,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及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术后1天,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术后4-5天,指导患者进行五点支撑式练习,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翻身。半卧位时腰椎间盘内压力最大,增加腰椎负担,同时有数据表明半卧位其剪切力、摩擦力、垂直压力三力的共同作用加大了褥疮的危险。术后一周,患者开始逐步佩带支具进行锻炼。此时患者下地行走,行动时必须佩戴支具,要注意患者安全。术后一周开始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俯卧位背伸肌锻炼,如小燕飞式练习。锻炼原则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患者耐受为宜,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腰部损伤,影响预后。

出院指导:出院后需坚持佩戴支具1-3个月。出院后1年内避免腰部负重,避免腰椎再次受伤;低头拾物时采取下蹲屈膝姿势,避免弯腰。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性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注意腰部及下肢的保暖、防寒、防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由于病情漫长,延绵反复,患者大多在中老年阶段被迫选择手术治疗。然而,由于神经压迫时间过长,症状较重,手术并不能立即消除所有不适症状,因此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越来越成为患者的择优选择。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