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愤怒孩子的无能 藏着你的压抑和恐惧

作者:来源:支点心理咨询发布时间:2019-07-22 20:29浏览:

 当真实的自体变得过于虚弱而无法面对现实,就会被虚假自体所覆盖
“妈妈,床底下有怪兽!”
“哪有什么怪兽!这世上没有怪兽!”
不知道有多少做过类似解释的父母,在孩子害怕的时候。
我们把这个对话的过程放慢20倍来解码一下你的内心运作过程:
孩子这么说完之后,你get到了孩子的害怕,你很害怕孩子的这份害怕,于是想要快速的制止这个害怕,最后脱口而出:哪有什么怪兽!
为什么,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赶紧把他从情绪里带出来?
我在妈妈堆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牢骚:我家孩子就是太胆小内向了,就怕他会被欺负。
“胆小内向”出现的频率大到让我怀疑现在的孩子已经没几个外向大胆的了。
记得有次在游乐场带娃玩,一个小女孩正玩着的玩具,被一个男孩抢了过去。
小女孩委屈又无辜的去找妈妈:“怎么啦?宝贝。”
孩子怯生生的说,他抢了我的玩具。妈妈急了:“你可以跟他说啊!没经过我同意不能拿走我的玩具啊。”
孩子不吭声了。
妈妈更急了,“你怕什么啊!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要说啊!不然自己总吃亏受气“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之后,孩子只好垂头丧气又去玩别的了。
我们把这个过程也放慢20倍解码一下:
你看到孩子委屈的来求助,孩子的委屈让你心疼,然后你迫切想改变孩子无助的处境,并且开始害怕孩子未来会不会也因为这样的无能而被欺负,遭受苦难,于是你更加急迫。
最后,你对急需你帮助的孩子,脱口而出了带有责备的话语。
为什么,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恐惧,甚至辐射到遥远的未来?
是孩子的恐惧,还是你的恐惧?
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很可能会激活我们内在无法接纳的那个弱小的自己。
眼前的孩子,让你看见了从前那个无助的自己。
你再也不希望自己是那个曾经软弱无助的小孩了,于是你迫不及待的要拯救他,拯救那个从前的自己。
而无助的背后,还有积压着的愤怒。
愤怒孩子的无能,也愤怒自己的无能,以及对攻击者所压抑的愤怒。这些愤怒将会变成新的恐惧,成了循环的开始。
当妈妈用成人世界的理论“这世上没有怪兽”堵上了孩子的嘴,也就是用了理智化的防御,拒绝了跟孩子当下的情感上的融合。
是妈妈不愿意去理解孩子,没办法共情孩子当下的恐惧。
妈妈没有能力跟孩子一起进入到那个害怕,那个恐惧里。
“妈妈我害怕”
“有什么好怕的!”
你脱口而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已经跑了一遍:你怎么能这么不勇敢?你怎么能这么懦弱?你以后怎么面对社会?
如果你的境遇中充满悲伤,那就容易被悲伤所触动,但你本身并不是这种悲伤。
如果你的境遇中充满恐惧,你就会被恐惧所触动,但你并非生来就感到恐惧。
在所有条件反射的背后,是我们需要发现的真实自己。
越严厉越依从
作为80后,我那代的父母们,普遍害怕“宠溺”孩子,生怕娇惯了之后,孩子就没办法适应残酷的社会。
于是为了孩子们未来能更不吃亏,就要从小培养他们的“抗挫折力”。
你不能害怕,不能懦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妈妈将自己的需求加诸于孩子,而不是关注孩子并回应他的需求。
当孩子的自发的情感一次又一次没有被父母回应,慢慢的,他会变得更加迎合环境,而不是他自己的需求。
“好吧,妈妈说没有可害怕的,那我的害怕就是错的。这个感受是不被妈妈喜欢的。”
于是,孩子应对外界的刺激并且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他是如此绝望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需要,变成了依从人格。
这就是,妈妈们越是害怕孩子弱小,孩子就越小的原因。
温尼科特说,“当真实的自体变得过于虚弱而无法面对现实,就会被虚假自体所覆盖。”
孩子不会真实和自发,他感觉到不真切。无法安全,不断需要从外界获得刺激,不断的疲于应付,但却无法主动去做。
他可能是一个好学生,却从没有创造性。
不要着急,让自己等一等
育儿学说来说去都是在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
不管孩子是遇到了委屈,害怕,还是伤心难过,都先去认同孩子的情绪。
“哦,你感到有些委屈/害怕/伤心/难过。”这样的倾听,就像一个门把手,让孩子敞开,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能在父母面前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越是小时候情绪流动得自如的孩子,长大后越容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不需要因为没有及时挺身而出而自责。貌似“无为”的做法,其实是给孩子留出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孩子的自主性情感被得到了尊重,他的自我功能也会发展的更好。当然,这里的观点不能用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孩子确实有安全隐患时。
孩子遇到困难,问题,父母需要陪伴倾听孩子,但不需要着急用否定,给建议,打压等绊脚石。
依恋是我们一辈子的需求,所以什么时候做都不晚。
首先当你觉察到你自己这些深层的潜意识的运作,你已经开始走出了第一步,你开始反思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第二步就是孩子再一次去发出这样的需求时,你需要去接纳这样的体验,了解他的感受、要求、信念。
最后,亲子关系如果已经出现问题,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厚脸皮的去修复,不要太爱面子,你拉下来的面子就是孩子未来世界的样子。
当你主动去修复关系的时候,你动的这一小步,将会让孩子迈出一大步。
看到一个绘本故事,或许下次你可以尝试用这样的姿势来应对怪兽话题:
“妈妈,床底下有怪兽!”妈妈睁大眼睛,“哦?”
孩子用手比划说:“他的足足有那么大!”妈妈露出惊讶的表情:“哇!”
孩子继续描述:“还长着绿色的眼睛,红色的毛!”妈妈很认真的听着,摸摸孩子的头。孩子继续表达:“它从床底下钻出来了!好可怕!”妈妈抱住了孩子,轻轻抚摸他的后背。
过了一会,孩子自己说:“妈妈,我要用超级炮弹打跑它!”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只需要倾听,用很少的简短的语言应答。甚至适当的沉默,孩子就能自己战胜恐惧。
不做是你笨,做不好更是你笨。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咨询师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
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心理咨询师把许多看起来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亲子关系理论束之高阁,找到非常个别化的东西,来解开家庭的症结。当传递某种信息会给家庭带来价值判断或引发新的冲突时,治疗师乐于扮演一种模糊角色,并通过呈现多种交流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声无息地对家庭作修改。当家庭完全更新后,家庭会发现所有有益的决定都出自他们自己。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有个男性咨询客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交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一不开口,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到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
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减少母亲的替代与母子间的情感纠结,以促进当事人的心理发展。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对孩子说:“你十年来,放弃你的自由,心甘情愿的陪伴你的母亲,你也是个很乖的孩子。”当家庭在治疗师面前感觉到安全时,我建议母亲“退化”到儿子的年代,儿子“进化”到母亲的年代,父亲来扮演仲裁者,对游戏叫“暂停”。
扮演新角色时,儿子的脸变得明朗,语言也见清晰。
当一个家庭父亲的功能很弱的时候,为了家庭的稳定,母子纠结很容易形成,心理咨询师建议母亲可以多依赖社会的缓冲机制,逐渐让孩子的情感需要从母亲转向社会。如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同学,邻居,老师交往,尊重友谊,热爱生命和自然等。很多个性发展不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会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心理领路人,心身发展得到补偿。
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