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列表
  •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2-11-23 08:37:08

    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损伤血管的部位及血管蔓延的范围。血栓发展的速度、受累血管的大小及周围血管的代偿能力则关系到脑梗死病情的轻重缓急。临床征象可于伤后立即出现,亦可于伤后数天始有表现。 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

  •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需要做哪些检查?2022-11-23 08:31:39

    无特殊表现。 1.脑血管造影 可见患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阻塞,大脑中与大脑前动脉影像消失。 2.MRI检查 脑缺血后1h即可检出,最初9h内缺血区已出现脑水肿,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约12h之后缺血区组织发生坏死使T1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长T1...

  •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2022-11-23 08:27:16

    (一)治疗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轻症者颈内动脉闭塞不完全、侧支循环较好的病人可试行内科疗法,适量给予激素和血管扩张药如罂粟碱、碳酸氢钠、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溶液、含5%二氧化碳的氧吸入及颈交感神经封闭等治疗。必要时可酌情采用抗凝...

  •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022-11-23 08:22:19

    (一)发病原因 一般除颈部开放伤直接损伤颈动脉之外,因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颅颈部闭合性损伤常是造成颈动脉损伤的主要原因。当颈部过度强力后仰及侧屈时,可使颈内动脉在第3颈椎横突上,造成血管壁和内膜的损伤而发生血栓。有时也可能是因颈总动脉损伤,血栓形...

  •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2-11-23 08:17:12

    头痛为主要症状,多发生在伤后1-2小时或2-3天后,位于前额及后枕部,随头位的升高而加剧,并可向全身放射。采取平卧位或头低位时头痛即减轻或消失。其次是眩晕和呕吐,每于头位变动时或剧烈头痛之后,即出现头昏目眩、恶心呕吐,病人常有动脉细速、血压偏低...

  •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2022-11-23 08:12:24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治疗,可因不同的病因而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相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①平卧休息、不睡枕头,必要时采足高头低位; ②增加液体摄入量,每日经口服或静滴均匀滴注生理盐水1000ml及5%葡萄糖液约2500~3000ml; ③给予含5%CO2的氧气吸入,...

  •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2-11-23 08:05:48

    临床表现 在颅脑外伤伴长骨骨折的伤员,伤后1~2天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数天后意识障碍又加重,伴以偏瘫、抽搐、失语、高热。全身可有心率快,血压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心肺症状,可有颈、肩、胸前、腹壁等处出现皮下淤血点。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点及...

  •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需要做哪些检查?2022-11-23 08:00:44

    实验室检查 尿、痰、脑脊液中可见到红细胞增多,伴脂肪球。病人动脉血氧张力进行性降低(60mmHg或8.0kPa以下),血红蛋白下降(低于100g/L),血小板减少,血沉增高,血清脂肪酶增高(伤后3~4天升高,7~8天达高峰)。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肺部可见广泛的暴风雪...

  •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治疗方法2022-11-23 07:56:21

    (一)治疗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治疗必须针对延及全身的脂肪栓塞病变,尤其是对间质性肺炎、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处理,应尽早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以控制肺、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首先是给予足够的氧吸入,浓度保持在40...

  •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022-11-23 07:51:06

    (一)发病原因 当颅脑损伤病人合并有全身多发性损伤或长骨骨折时,脂肪颗粒可以游离人血成为脂肪栓子,造成体内多个器官的脂肪栓塞,其中大部分脂肪栓停留在肺部,引起肺脂栓,但颗粒通过肺-支气管前毛细血管交通支或经右心房未闭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而致脑...

  • 首页
  • 上一页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下一页
  • 末页
  • 523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