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人体检报告中都会出现一个刺眼的词语“甲状腺结节”,除了恐慌之外,就想知道这个结节是好还是坏,这也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好结节”和“坏结节”直接决定临床医生使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所幸的是,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好结节”,在B超检查中就能够判断良恶性,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结节属于“怀疑结节”,那么怎么确定这些“怀疑结节”是“好结节”还是“坏结节”呢?
方法是穿刺
穿刺,全称叫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目前是一项较成熟的医学诊断技术,是唯一可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非手术方法。
但是一提起穿刺,不少人总会毛骨悚然,除了害怕,还担心穿刺万一碰到癌细胞,会不会不小心把癌细胞“弄破”而导致扩散呢?这个问题也是临床医生做穿刺前最多被问到的问题。
细针穿刺怎么做的?
当发现“怀疑结节”需要穿刺时,临床医生会用比抽血针更细的穿刺针,刺入患者颈部,并抽取甲状腺病变部位的细胞,制成病理涂片,由病理科医生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由于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通常较小,因而甲状腺结节穿刺也常常需要在B超图像观察下进行。但是不管怎样,穿刺就像打针一样,整个过程也就只需要几分钟而已。
细针穿刺会不会引起肿瘤细胞种植转移?
那么,穿刺针到底会不会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局部种植性转移呢?医学专家认为不会,理由如下:
1.进行肿瘤穿刺的针头较小,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的创伤很小;
2.进行穿刺检查的时间不会很长,诊断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马上采取治疗,一旦确诊后甲状腺癌后,短期内会手术治疗;
3.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部位一般远离较大的血管,造成癌细胞入血的机会很小;
4.机体免疫功能差的情况下才容易发生种植转移,甲状腺癌多较温和,出现影响免疫功能的情况少;
根据国外一项针对穿刺的调查,自1990年至2002年,样本量达4912人的研究显示,总共7例患者出现了针道种植转移,发生率约为0.14%。
经过分析病例资料显示,出现针道种植转移的都是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较为广泛的淋巴转移等情况。
因此,我们在这里可以放心的告诉大家,穿刺是安全的,并且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