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甲亢盯上孕妇和孩子,如何处理你可否知晓?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7-20 10:32浏览:

在疾病的治疗问题上,孕妇与婴幼儿属于特殊人群。12月1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连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甲亢的诊断处理与问题探讨》的下半部分内容,其中介绍了几类特殊人群的甲状腺毒症相关疾病。
 
妊娠期和哺乳期甲状腺毒症
 
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两种情况
 
妊娠期出现的大部分甲状腺毒症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妊娠期甲亢综合征,另一种是Graves病(GD)。
 
妊娠期甲亢综合征是指妊娠前半期出现的短暂性甲亢,与妊娠时HCG升高有关,常伴有妊娠剧吐。与GD不同的是,它无甲状腺自身免疫的血清标志物。临床上,无甲状腺疾病史,无甲状腺肿大、眼病等表现常提示妊娠期甲亢综合征的诊断,超声检查正常可用以辅助诊断。(直接接治疗妊娠期甲亢……)治疗妊娠期甲亢综合征多采用支持疗法、处理脱水,不推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病情严重者考虑住院治疗。
 
而妊娠期GD甲亢首选ATD治疗而禁用同位素碘治疗,手术治疗一般很少用,必须时常在妊娠第4~6个月进行。GD甲亢患者怀孕前3个月推荐服用丙硫氧嘧啶(PTU),如果孕前服用甲巯咪唑(MMI),一旦证实妊娠需在妊娠前3个月换成PTU,3个月以后考虑换成MMI或继续用PTU,不建议LT4和抗甲状腺药物的联合应用。由于HCG作用,GD甲亢患者妊娠早期即妊娠1-3个月时甲亢常加重,又由于免疫抑制,妊娠后期即妊娠7-9月时常自发缓解,此时可酌情停用ATD,只需将FT4的目标值维持在正常参考值上1/3。
 
甲亢患者产后可以哺乳吗?
 
甲亢患者产后可以哺乳,如果TSH偏低并且TRAb呈阳性,建议使用ATD治疗,同时每天适当补充250μg碘以供小儿所需。由于PTU的半衰期短、乳汁浓密度低,因此为首选。ATD应该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距离下次哺乳时间4小时,并且分次服用,以减少乳汁中药物浓度。
 
新生儿甲亢
 
暂时型新生儿甲亢
 
新生儿甲亢以暂时型最为常见,是由于患妊娠期GD的母体内的TSAb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刺激胎儿甲状腺所导致的,因此出生时已有甲亢表现,1-3月内自行缓解,血中TSAb也随之消失。暂时型常表现为多动、易兴奋、多汗、呕吐、腹泻和发热等,哺乳量增加而体重不增加,可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易发生心力衰竭,黄疸期延长。
 
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TSH降低、TRAb检查呈阳性可诊断暂时型新生儿甲亢,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要密切观察,症状会随TSAb的消失而缓解;症状重者可短程ATD治疗,一般为1~3个月,待TRAb消失后即可停药。
 
持续型新生儿甲亢
 
持续型新生儿甲亢较为罕见,是TSH受体突变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类新生儿甲亢男女比例约为1:2,明显高于成人GD甲亢,缺乏眼征和甲状腺免疫学异常的证据(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不能自行缓解,需长期治疗。
 
持续型甲亢的大部分病例开始时表现为甲状腺肿,逐渐出现甲亢的其他表现,常有颅骨缝早期融合、前囟突出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对TSH受体基因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诊断持续型新生儿甲亢。这类患儿可用PTU或他巴唑治疗,但易复发,目前倾向于甲状腺全切术,以免复发,同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儿童甲亢
 
同位素碘、手术、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儿童甲亢,只需根据甲亢患儿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在儿童甲亢的治疗问题上,ATA(美国甲状腺协会)建议同位素碘可用于5岁以上儿童,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对症治疗。药物调整、血常规及肝功能监测同成人甲亢。
 
ATD首选MMI,除非特殊情况可选用PTU,同时医生需要告知患儿父母ATD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剂量一般为每天0.2~0.5mg/kg体重,剂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天0.1~1.0mg/kg体重范围内调整,或者按照下表调整:
 
年龄
 
剂量
 
1岁以下
 
1.25mg/天
 
1~5岁
 
2.5~5.0mg/天
 
5~10岁
 
5~10mg/天
 
10岁以上
 
10~20mg/天
 
病情严重者,上述剂量可以加倍
 
甲功正常后,MMI剂量可以减半
 
综上,特殊人群的甲亢自有其不同于一般患者的特点,因此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也都应当因人而异,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万万不可以偏概全、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