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BMJ:甲状腺癌初级治疗后的影像学检查多余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5 20:10浏览:

 《BMJ》近日的一项研究称,甲状腺癌治疗后的影像学检查可能并不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使用了美国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的医疗保险数据库。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一级治疗后使用影像学检查是否能够治疗复发并减少疾病死亡人数。
 
该研究纳入了在1998年和2011年之间确诊的282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研究队列随访至201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
 
研究人员对参与者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的治疗(颈部手术、放射性碘治疗或放射治疗)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死亡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人员还利用倾向性评分分析评估成像(颈部超声检查、放射性碘扫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复发治疗(logistic模型),以及死亡(Cox比例风险模型)之间的关系。
 
1998-2011年间,研究人员发现癌症发病(RR,1.05;95%CI,1.05-1.06)、影像学检查(RR,1.13;95%CI,1.12-1.13)及复发治疗率(RR,1.01;95%CI,1.01-1.02)增加,但死亡率的改变并不显著。在多中心分析中,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的可能性更大,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或放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颈部超声或PET扫描并不能显著影响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放射性碘扫描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的改善显著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分化型甲状腺癌初步治疗以后影像学检查的明显增加与复发治疗的增加相关。但是,除放射性碘扫描外,其他影像学检查并未显示出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改善的相关性。这表面,疾病初步治疗后控制不必要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