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尿:24 小时大于 2500Ml; 少尿:24 小时少于 100ml; 尿频:每日排尿多于 8 次;
血尿:肉眼血尿:3 个/高倍镜视野;
终末血尿:
初始血尿:
全程血尿:
肾小球源性血尿:有变形红细胞;
蛋白尿:正常人可以出现蛋白尿,≯150mg;
肾小球性蛋白尿:电荷屏障破坏以白蛋白为主(常见于肾病综合征),分子屏障损害以大分子蛋白质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兼职性肾炎,β2 微球蛋白(β2-MG);
溢出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本周蛋白尿;
透明管型:正常人可见;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肾炎;
蜡样管型:慢性肾衰;
一、肾小球疾病
无论肾炎还是肾病检查时最好的方法是肾活检;
无论肾炎还是肾病治疗最好的方法是透析;
无论肾炎还是肾病都可以出现水肿,肾病水肿的原因是低蛋白,肾炎性水肿的原因是水钠潴留;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自愈
题眼:上呼吸道感染+血尿+C3 补体下降 8 周正常,治疗绝对不能用激素;
病理类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抗链“O”感染;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持续性血尿,贫血极其严重,8 周内不恢复;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肾功能恶化;无尿,大新月体型,
I 型:原位免疫复合物型,线条性沉积,血中存在 GBM 抗体;
II 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型,颗粒状沉积;
III 型:ANCA 抗体阳性;
除了 II 型其他都选择血浆置换。
(三)慢性肾炎:无急性肾炎病史
蛋白尿:1-3g;血尿可有可无,颗粒管型伴有肾小管功能减退。
治疗目的:延缓肾功能恶化;低蛋白饮食;
(四)肾病综合征
24 小时蛋白>3.5g;
分型:小儿(微小病变型)、成年人(40 岁以下:系膜增生型)、中老年人(膜性肾病);
治疗:激素,时间要长,用量要足(6-8 周),无效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1.过敏性紫癜肾炎
IgA:与皮肤黏膜有关,血尿,出血点;上呼吸道感染数周+血尿
2.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当血浆白蛋白低于 20g/L 时提示高凝状态;
3.IgA 肾病: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数小时+血尿
(五)间质性肾炎:药物过敏(抗生素、磺胺、非甾体抗炎药);
(六)泌尿系感染:
所有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大肠杆菌;
所有泌尿系感染治疗药物:喹诺酮类;
膀胱炎(3 天)、肾盂肾炎、前列腺炎(急性和慢性):均有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膀胱刺激征+发热腰痛+女人:肾盂肾炎(14 天);
膀胱刺激征+腰痛+男人+尿滴白:前列腺炎(28 天);
(七)无症状细菌尿:无膀胱刺激征,孕妇和学龄期儿童需要治疗,其他无需治疗;
(八)肾结核:继发于肺结核(好发于 20-40 岁人群),附睾结核继发于肾结核;
肾结核:终末血尿,膀胱刺激征,脓尿洗米水样含有絮状物;金标准尿找结核杆菌,银标准静脉尿路造影。首选治疗抗结核,抗结核后手术(闭合性脓肿选择病灶清除术,闭合脓肿病灶清;局限病变做部分切除术;两侧肾一个有破坏时切病肾;两侧肾中一个有破坏一个尿毒症时做积水侧造瘘;)
(九)尿路结石:疼痛血尿石
草酸钙:最常见;
磷酸钙、磷酸镁:与尿路感染和梗阻有关;
尿酸结石:不显影;
首选检查 B 超,次选 X 线;确诊内镜或腹平片+尿路造影(KUB+IVU);
评价肾功能: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治疗:<0.6cm 0.6-2.5cm="" p="">
首选手术:经皮肾镜取石;
肾癌: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成分是透明细胞癌,三大表现:血尿,肿块,疼痛
(腰部钝痛或隐痛),确诊靠增强 CT,治疗:根治性肾切除。
肾盂癌: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典型表现:输尿管口喷血;治疗:切除患肾+切术全长输尿管。
膀胱癌: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转移部位:浸润深带蒂是 T3 期;典型表现:无痛性全
程肉眼血尿,T1 期电切(TURBt),T2 期膀胱部分切除,T3 期全切;特异抗原:PSA;
CA-199 胰腺癌。1 固,2 浅,3 深,4 转
前列腺癌:最容易出现骨转移,确诊超声定位下活检。
睾丸癌:成人最常见精原细胞瘤,小儿最常见卵黄囊肿瘤(内胚窦瘤)会出现 AFP 升高;
肾母细胞瘤:5 岁以下小儿腹部包块即可诊断肾母细胞瘤,首选患肾切除,如果肿瘤巨大先放疗再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