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7浏览:

 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mic neutrophilic leukemia, CNL)为少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自1920年首例报道以来,国内外陆续有个案报道。本病临床上似慢粒,但病程较之更为缓慢,肝脾肿大明显,尤以脾大为甚,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持续性明显增高。NAP活性极高,Ph染色体阴性。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老年居多,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昏、低热、轻度贫血、易患感冒或其它感染,少数有出血倾向及胸骨压痛。
  (一)血象
  可有轻度贫血,但亦有Hb含量正常者。
  白细胞总数持续性增高,北京协和医院报告的13例为一般>30×109/L ,范围在14.8×109/L~71.1×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平均为34.9 4×109/L。
  白细胞分类时中性粒细胞均值为88%,范围为8l%~9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百分率均值仅为2.5%,范围为2%~8%。绝大多数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81%~95%)胞质中多有中毒样颗粒,部分有空泡,偶见核分叶过多现象,少数病例可见少量中晚幼粒细胞(<3%),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多。
  血小板数大多正常。
   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大致正常,可见幼红细胞。
  (二)骨髓象
  增生极度活跃,主要为粒系极度增生,以中性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百分率不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甚至缺如。
  幼红细胞严重减少。巨核系细胞多正常,个别病例增多,可见小巨核细胞。
  (三)细胞化学染色、电镜检查及染色体检查
  本病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增高,阳性率为80%~100%,积分值28 9~400。透射电镜观察见中性成熟粒细胞超微结构有异常,表现为胞核所占面积较正常时为大,核分化不良,常染色质明显增多,有的占绝对优势,异染色质减少。虽为成熟粒细胞,但不少细跑仍可见明显的核仁,有的出现较多的核袋和胞质内“圆形均匀体,可见颗粒增多,一类颗粒较大,电子密度较淡、约占80%(嗜天青颗粒),另一类颗粒较小、电子密度较深、约占20%(特异性颗粒),胞质内可见甚多扩张的线粒体(部分已空化)和粗面内质网,易见中心体等。以上均说明本病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化差,具有肿瘤性改变。Ph染色体阴性。
  (四)其它检查
  血清vitB12、LDH、尿酸含量、溶菌酶活性大多增高。
  本病与慢性粒细抱牲白血病的鉴别要点见下表。
  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要点
              CNL                           CML
  发病年龄    老年                        成年~老年
  一般情况    佳                            可不佳
  病程       较长                           3~5年
  贫血     无或偶见                      多有中度贫血
  肝脾肿大、巨脾 有                        有
  骨髓增生情况 明显活跃                  极度活跃
  白细胞浸润  成熟粒细胞             中幼粒及其以下的粒细胞
  白细胞数  (20~100)×109/L以上     常>100×109/L

胡晓慧   副主任医师 讲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