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16浏览:
次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疾病,由于长期炎症所造成的结肠解剖和机能上的紊乱,常严重影响身体的营养和健康,并可能出现肠穿孔、癌变等并发症。在内科疗法不能控制病情或产生并发症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血性腹泻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脓血便,腹痛表现为轻到中度的痉挛性疼痛,少数病人因直肠受累而引起里急后重。另外,中重型患者可有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全身表现。
在病变的长期过程中,约1/3患者尚可发生下列并发症:①中等或严重出血;急性或亚急性穿孔;形成内外瘘;急性或慢性肠梗阻;形成息肉并癌变;因直肠或肛管的僵直而导致大便失禁。此外还有严重的毒血症及并发肝病、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可能。
【实验室检查】
血液分析、粪便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
【诊断标准】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在排除急性自限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重要改变中至少1项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可以诊断本病(没条件进行结肠镜检查,而X线钡剂灌肠检查具有上述X线征象中至少1项,也可以拟诊本病)。
【鉴别诊断】
主要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大肠癌、肠结核、肠易激惹综合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外科治疗适应症:中毒性巨结肠、穿孔、出血、难以忍受的结肠外症状(坏疽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肝功能损害、眼并发症和关节炎)及癌变。另外,因结、直肠切除是治愈性的治疗,当病人出现顽固性的症状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种术式。
1、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 此手术不但彻底切除了病变可能复发的部位,也解除了癌变的危险,因而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金标准。
2、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该术式可保留直肠、肛管功能,但该手术没有彻底切除疾病复发的部位而存在复发和癌变的危险。
3、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该术式的优点是切除了所有患病的粘膜,保留了膀胱和生殖器的副交感神经,避免永久性回肠造口,保留肛管括约肌对大便的控制作用。常见的回肠储袋有J形、S形、H形、W形。
【预后】
本病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轻度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急性暴发型、有并发症及年龄超过60岁者预后不良。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发作频繁,预后较差。病程漫长者癌变危险性增加,应注意随访。
付焱 主治医师 讲师
十堰市太和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