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小儿先天性光敏感性卟啉症(小儿红细胞生成性尿卟啉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4浏览:

和宽边帽预防性应用一些含醌(如指甲花素)和二羟丙酮类的化妆品,把皮肤涂成棕褐色可能有效。

  饮食糖有抑制ALA合成酶的作用,因此高糖摄入对防止和治疗多数病例的发作相当有效。急性发作时10%~25%葡萄糖或果糖以10~15g/h 的速度,静脉滴注24h配合高糖饮食能使症状迅速缓解。

【检查】

  1.尿检粪检 尿中有大量尿卟啉Ⅰ和少量粪卟啉Ⅰ。粪中有大量粪卟啉Ⅰ及少量尿卟啉Ⅰ。发作时,尿排出尿卟啉Ⅰ增加,-氨基酮戊酸和卟胆原正常。缓解时,尿排出尿卟啉Ⅰ减少,而粪排出卟啉增加。

  3.骨髓象和血象 均可见溶血性贫血的变化。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 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明显减低或倒置。骨髓增生程度和骨髓细胞造血均在正常范围。

  4.红细胞中卟啉:成熟红细胞、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中尿卟啉Ⅰ及粪卟啉Ⅰ含量增加。红细胞中游离的原卟啉超过正常范围,多在5.4~81.0μmol/L是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5.分光镜检查 尿卟啉分光镜检查在552μm处有一吸收光带。

  6.荧光镜检查 部分红细胞核照射紫外线后,进行荧光镜检查,可呈现荧光。此方法简便易行且可靠。

  7.铁动力学检查示血浆铁的转换率和铁的利用均属正常,尿颜色正常,不含原卟啉。

  8.可选择做B超,心电图,X线检查。

【鉴别】

与其他类型的卟啉症鉴别:  1.急腹症 急性间歇型卟啉症发作时伴有腹痛,易误诊为急腹症。然而后者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尿液暴晒或酸化加热后不变红色且卟胆原试验阴性。

  2.肝性血卟啉症 其特点为:①血液和骨髓中含卟啉正常,急性腹痛时周围血中白细胞增高;②尿常呈红色,有者排出时无色而经日光照射或酸化煮沸30min后变为红色。急性间歇型尿中含大量卟啉前体(δ-氨基酮戊酸、卟胆原)及尿粪卟啉;③急性间歇型和迟发性皮肤型,其粪中卟啉正常或稍多,而混合型中粪卟啉和原卟啉显著增多,遗传性粪卟啉以粪卟啉Ⅲ排出增多;④可有肝功能障碍,蛋白减少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⑤迟发性皮肤型血清铁增高,急性间歇型可有电解质紊乱(尤其低钠),血清蛋白结合碘和胆固醇增高。可有肾功能减退,出现少尿与氮质血症。

  3.迟发性皮肤卟啉症为卟啉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又名获得性卟啉症。其临床特征是光敏感性皮炎、皮肤色素增多、肝脏病变和多毛症。本病患者多为30岁以后,最初表现为面、颈、手背等光暴露部位的轻度多毛和色素沉着,易被忽视。随病期延长,病情加重,夏季光照后出现急性发作症状如水疱、大疱,甚或血疱时才引起注意。患者面容苍老起皱,面、颈、前胸等处有硬皮病样表现。此外,患者常伴有肝大、糖尿病。多种化学物或药物如六六六、雌激素、白消安、苯巴比妥、氯丙嗪、苯妥英钠等,特别是酒精易引起本病急性发作。

  4.症状性卟啉尿 此症可见于肝病、结缔组织病、多种血液病等,以粪卟啉为主而尿卟啉增多不显著,卟啉前体不增多且尿卟胆原试验阴性。

  5.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夏天常见,所以人们会预防的很好,近几年春季因人们不注意防范紫外线,得病人数逐年增多。一般在曝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

【并发症】

  光过敏:皮肤易有色素沉着,对人的皮肤乃至机体产生轻重不等的伤害。

  眼部症状:结膜、角膜及虹膜可起类似疱疹病变,能导致失明。

  嗜饮鲜血,惧怕阳光,面容苍白,绝大多数卟啉症患者都伴有严重的贫血,通常,卟啉症患者的身体上还会带有大片的色素沉积。 牙齿尖利,尤其是犬齿部分。腐烂的牙龈看上去总是血淋淋的。 由于毒素的作用,卟啉症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会被其腐蚀,而皮肤上也会布满疤痕,使他们看上去格外苍老。实际上,卟啉症患者的寿命通常都非常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