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美国
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2004-2006年,经过KDIGO的再次修改及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
肾脏疾病(病程三个月以上)的统称,被普遍应用于各种肾脏病及非肾脏病的国际学术期刊,并被录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9版,成为正式疾病的分类名词。
CKD的界定、诊断及分期(一) CKD定义:
肾损害≥3个月,表现为下列之一:
病理异常;和/或
尿成分异常;或血尿、电解质、pH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和/或
GFR 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 GFR在60~90ml/inm/1.17m2, 而临床无肾损害表现者可能是正常老龄或婴儿或素食者或单侧
肾、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灌注下降等,据此一项诊断为CKD根据不足。
(二) CKD的诊断要求
肾脏病的诊断;
合并症情况;
肾功能的评估;
与肾功能水平相关的并发症;
(肾功能丧失的危险因素)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因素)
(三)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分期 描述 GFR(ml/min/1.73m2)
1 其它肾损伤指标(+),GFR正常或 ≥90
2 其它肾损伤指标(+),GFR轻度 60~89
3 GFR中度 30~59
4 GFR严重 15~29
5 肾衰竭 15或透析
我国原用分期与国际通用分期的比较
我国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GFR(ml/min) 分期描述 GFR(ml/min/1.73m2) 分期打描述
≥90 正常
50~80 代偿期 60~89 肾功能轻度下降
25~50 失代偿期 30~59 肾功能中度下降
10~25 肾衰竭期 15~29 肾功能重度下降
10 尿毒症期 15 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分期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治疗计划
分期 描述 GFR 治疗计划
(ml/min/1.73m2)
1 肾损伤GFR正常或 ≥90 CKD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合并症
延缓疾病进展
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
2 肾损伤GFR轻度 60~89 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
3 GFR中度 30~59 评价和治疗并发症
4 GFR严重 15~29 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5 肾衰竭 <15或透析 肾脏替代治疗
对血压和血脂监测和控制应始自CKD诊断之时;而对
贫血、营养及钙磷代谢、甲旁腺功能的监测应始自CKD第三期并于四期后加强监测的强度。并且在CKD第四期应由肾脏科专科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作替代治疗的准备。因此,这一分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应根据病人的CKD分期对每一个人制订定期监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此外还可在国际上建立共同的标准,便于学术交流.
我国肾脏病医生需要根据国人种族、饮食特点、肌肉发达程度等调查我国成年人GFR的正常值,以及GFR下降与并发症出现的关系、考虑透析的适当时机等测算我国CKD病人分期的界定值,以指导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