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急性肾炎综合征
2.组织性蛋白尿
3.功能性蛋白尿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淋球菌
D.分枝杆菌
E.大肠杆菌
2.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炎
B.急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膜性增生性肾炎
E.系膜增生性肾炎
3.新月体主要由哪些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脏层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D.以上均有
E.壁层上皮细胞
4.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小球肾炎
B.脂性肾病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不是
5.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
A.大白肾
B.蚤咬肾和大红肾
C.多发性小脓肿
D.多囊肾
E.固缩肾
6.新月体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足细胞
C.内皮细胞
D.壁层上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
7.肾原发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
A.移行上皮癌
B.肾母细胞瘤
C.鳞状细胞癌
D.血管肉瘤
E.肾腺癌
8.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9.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变化是
A.大红肾
B.大白肾
C.蚤咬肾
D.疤痕肾
E.固缩肾
10.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在光镜下的改变是
A.肾小球轻度肿大
B.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
C.肾小管上皮细胞脂变
D.肾小管上皮细胞水变性
E.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11.急性肾盂肾炎是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下列关于肾盂肾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见于女性,多由上行性感染引起
B.上行性感染首先累及肾盂,下行性感染先累及皮质的间质
C.是由细菌直接感染肾间质引起的炎症
D.是肾盂粘膜和肾小球的增生性炎症
E.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多发性脓肿
13.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肾小球的
A.肾球囊壁层上皮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
B.毛细血管丛内皮细胞显著增生肥大
C.系膜细胞增生并产生大量基质
D.肾球囊壁增厚.肾小球周围纤维化
E.基底膜伸出钉突状突起
14 .膀胱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无痛性血尿
B.膀胱刺激综合征
C.尿路梗阻
D.蛋白尿和管型尿
E.腹部肿块
15.电镜下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有电子致密的沉积物,考虑
A.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快速进行行性肾小球
C.膜性肾小球肾炎同
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
E.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Ⅱ型)
16.有关肾病综合征的描述.下列哪项除外?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高度水肿
D.低蛋白血症
E.高蛋白尿
(二)X型题
1.发展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是
A.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弥慢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新月体内的成分有
A.壁层上皮细胞
B.纤维素
C.单核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3.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
A.肾肿大、充血
B.表面散在多数大小不等的脓肿
C.髓质内可见黄*色条纹向皮质伸展
D.肾盂粘膜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覆盖
4.肾病综合征表现为
A.高血压
B.低蛋白血症
C.高度水肿
D.高脂血症
E.蛋白尿
5. 慢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
A.多尿
B.夜尿
C.少尿
D.高血压
E.肾功能不全
三、问答题
1. 怎样诊断急性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3.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4.泌尿系感染的途径有几条?为什么本病多见于女性?应该如何预防?
5.慢性肾衰可累及哪些器官、系统?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
2.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在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球吸收阈值,而从尿中排出。
3.包括运动、发热、过冷、过热、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引起的蛋白尿,诱因去除后常可消失。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C 3.E 4.B 5.B 6.D 7.E 8.E 9.B 10.C 11.D 12.D 13.C 14.A 15.D 16.A
(二)X型题
1.ABCD 2.ABC 3.ABCD 4.BCDE 5.ABDE
三、问答题
1. 链球血感染后1~3周出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血清补体C3下降,甚至氮质血症,可诊断本病。
2.(1)水肿:多为眼睑及下肢轻、中度水肿,重者可遍及全身。产生水肿的原因,一是球管功能失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明显,而肾小球重吸收功能未相应降低;二是长期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高血压:高血压的程度差异可很大,常伴一系列高血压症状,如左心室肥大、心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为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
(3)尿异常:蛋白尿:尿蛋白量常在1~3g/d,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造成;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
管型尿:当蛋白尿和血尿明显增多时尿中常出现各种管型。
(4)贫血:程度不同。早期由于蛋白丢失、营养不良引起,晚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使贫血加重。
3.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①水肿;②大量蛋白尿;③低蛋白血症;④高脂血症。
它可并发以下疾病:①感染;②血栓和栓塞;③急性肾功能衰竭。
4.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②血行性感染:较少见。③淋巴源性感染:更少见。④直接感染。
女性因前尿道短,加之月经、性生活、妊娠等因素,使细菌容易侵入;女性婴幼儿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而易致感染。故本病多见于女性。
预防:鼓励多饮水,勤排尿,搞好妇幼卫生,特别是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及女婴尿布卫生,严格掌握尿路器械检查指征。
5.肾性肾衰可累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