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0:31浏览:
次
慢性肾衰病程较长,病情稳定阶段或轻症患者经济困难者,常不能接受正规的住院治疗,而采取院外门诊治疗的办法,因此其家庭护理十分重要。下面就其给药护理要点作一介绍。
慢性肾衰患者常采取中西医结合应用的方法治疗,因此给药护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西药给药护理:
应用西药治疗慢性肾衰时要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万古霉素等,必须应用时要注意根据肾功能减量。抗生素和降压药对于较重的慢性肾衰最好选用双排道(既可从肾脏排出,也可从其他途径排泄)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菌必治、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等。甲氰咪呱可抑制肾小管排泌肌酐,故一般少用,必须应用时可用其换代产品如雷尼替丁、洛赛克等。具体内容请见慢性肾衰治疗部分。
中药给药护理
中药治疗慢性肾衰要注意辨证实施护理措施,同时也要注意少用或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药或中成药。
煎药:慢性肾衰并发外感者常以祛风解表药为主,一般用武火急煎10~15分钟即可。治疗本证时,药多偏补,宜浸泡半小时以上,置武火急煎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煎,煎出药味。滤过放温。如方中有附子,宜先煎,沸后半小时,再入它药,一起煎煮,约30~40分钟可下火。石类药宜先煎。鹿角胶、阿胶类宜烊化,即将药渣滤出后,放入胶药,置火上煮沸,边煮边搅,直至完全溶化。贵重药人参宜另煎,煮好后另服或兑入其他药液。水肿明显,宜限制入水量,中药亦宜用沙锅文火浓煎。
服法:一般情况下中药每日服2次,风热外感者,其药宜温服,属风寒外感者,其药宜热饮,并食热粥,加盖衣被,以助药力,但不可出汗过多,以防伤阳。病重者可一天服用一剂半,即服3次,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呕吐者,宜少量多次分服用中药,或以姜汁为引,使用逐水峻剂的患者,宜晨起空腹,用枣水汤送服,以减少胃肠反应。高钾者不宜服中药煎剂。
口腔护理:慢性肾衰患者由于湿毒浊邪的刺激,易现尿毒症口糜、溃疡,影响进食,严重者张口困难,可用2 %黄芩水、银花甘草水,含漱,次数不限。并涂以溃疡散、冰硼散,以促使疮面愈合。无上述表现者,平时要保持口腔的清洁,轻症患者要在饭前、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10%银花水、10%板蓝根水、黄芩水漱口。重症病人有抽搐者,可留置牙垫,以防唇舌咬伤。
记录体重及出入量:慢性肾衰患者记录体重及出入量很重要,出入量记录要仔细、正确,以估计出入量是否平衡,以决定补充水、盐或限制之。水肿病人每日测体重一次(卧床者例外),称体重的时间、条件尽 量固定,以了解有无水钠潴留、脱水情况。
主要症状、体征的护理:①?水肿: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要保持干燥,避免擦伤。阴囊、阴唇肿胀明显者,可影响排尿,要加强会阴部清洁工作。水肿部位不宜针刺,以免流水不止,发生感染。水肿病人要限制水的摄入。有腹水者,可采取半卧位,并每日测腹围一次。 要严密观察和记录水肿病情的变化,特别是应用利尿药和逐水剂后尿量及临床症状的变化;②呕吐:呕吐物要随时擦洗干净,以免秽浊之气刺激,继续呕吐。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服药时可先以姜汁米汤,或竹茹砂陈水、蜜姜汁、半夏伏龙肝煎呷服,再服用其他药物,服药要做到 少量多次,服药后要轻拍患者背部,并静卧;③昏迷、抽搐 此时宜将患者安置在光线暗、安静的居室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宜平卧,头偏向一方, 如有假牙,应取下。要注意口腔积物,如有痰涎应及时吸出。要尽量避免打扰病人。有昏迷、抽搐者应尽快去医院救治;④ 出血:慢性肾衰病人常有出血倾向,容易皮下出血、鼻衄、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咯血等,护理上首先要做好病情观察,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咯血病人要采用斜卧位,如体质弱和意识障碍者,也可采取单卧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对于皮下出血,各种护理操作要轻柔,注射后要轻压针孔,以防出血。鼻衄、齿衄,可用焦山栀粉、云南白药、炒蒲黄粉压迫止血。吐血、便血可用大黄粉、朱砂莲粉吞服止血。要及时清理所出之污血。 其他如按摩、推拿等也可减轻患者症状。大便秘结者,可点按肚脐两侧天枢穴,或让患者自行腹部按摩,方法是双手掌相叠,绕脐顺时针按摩36周,然后再逆时针按摩36周,每日早晚各一次,以加强胃肠蠕动功能。也可于每日一固定时间,要排便前,用双手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再到左下腹部,用意推揉,以促使便意产生。女性患者,情志抑郁,有腹部胀满,小腹冷凉、疼痛,或上半身热、下半身凉者,可点按中脘穴,使气机调畅,阴阳交济之路通达调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