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传染病学——第八章 第十二节 蠕虫蚴移行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35浏览:

一、名词解释
  1.等待期幼虫(waiting stage larva)
  2.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3.吕氏综合征(loeffler’s syndrome)
  二、填空题
  1.蠕虫蚴移行症可分为二大类:_______和_______。
  2.皮肤蠕虫蚴移行症大多经_______感染,亦可经_______感染。
  3.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主要经摄入_______、_______或_______等而感染。
  三、选择题
  1. A1型题
  ⑴ 关于蠕虫蚴移行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感染性幼虫经皮肤感染
  B.经口摄入虫卵、幼虫、囊蚴感染
  C.免疫学诊断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D.受累器官见肉芽肿性损害
  E.临床症状是由于虫体死亡而引起。
  ⑵ 下列流行病学资料可见于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患者,除了:
  A.进食未熟虾、蟹史
  B.有猫、狗、鼠接触史
  C.进食不洁海鱼史
  D.输血及血制品史
  E.生蛙肉外敷伤口史
  ⑶ 确诊弓蛔虫蚴移行症的依据是:
  A.间歇性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间歇性发热、肝大、肝内占位性病变
  C.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弓蛔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
  E.阿苯达唑治疗有效
  ⑷ 关于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下列何项是正确的?
  A.广州管圆线虫蚴移行症是最常见的原因
  B.肝、肺、脑是最常侵犯的器官
  C.皮肤症状消退后,意味幼虫已死亡
  D.一过性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染初期明显
  E.诊断主要依靠寻找幼虫。
  ⑸ 以下哪项不是各种蠕虫蚴移行症的特征:
  A.持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幼虫在皮肤或器官移行的表现
  C.嗜酸性肉芽肿性损害
  D.间歇发热、高球蛋白血症
  E.肝大、肝内占位性病变
  2.A2型题
  患者女性,23岁,因发现皮下结节1月入院。患者于1月前大腿内侧皮下结节,伴轻度痒感,无痛。体检T36.5℃, ,P84次/分,,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外周血象WBC23×109/L,E 2500×109/L。皮下结节活检见:通向结节有一小通道,未见寄生虫、结节内病理改变为嗜酸性肉芽肿性损害。有进食蛙肉习惯。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B.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C.囊虫病
  D.脂肪瘤
  E.慢性淋巴结炎
  3.B型题
  ⑴
  A.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B.肝大及肺炎表现为主
  C.以嗜酸性脑膜炎为主要症状
  D.仅有皮肤蠕虫蚴移行表现
  E.先有皮肤蠕虫蚴移行,继有内脏蠕虫蚴移行症表现。
  ① 斯氏狸殖吸虫蚴移行症
  ② 广州管圆线虫蚴移行症
  ③ 异尖线虫蚴
  ④ 犬弓蛔虫蚴移行症
  ⑵
  A.匐行疹型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B.尾蚴性皮炎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C.管圆线虫蚴移行症
  D.皮下包块型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E.斯氏狸殖吸虫蚴移行症
  ①吡喹酮多用于
  ②阿苯达唑多用于
  ③噻苯咪唑局部涂擦多用于
  ④手术摘除结合药物治疗多用于
  四、病案分析
  患者女性,7岁,广东中山人,因反复间歇性发热1月、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于1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8.9℃,持续两天后消退,约一周后再次出现发热。此后反复出现类似发作。体检T39.0℃, ,P90次/分,R23次/分,,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CM,脾未扪及,外周血象WBC22×109/L,N21%,L22%,E61%。B超示:右肝内单个炎性占位病变,边界不清。ALT 100U/L,ALB 33g/L,GLB 47 g /L,HBsAg(+),家中有一只猫。
  试述本例主要的诊断及其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及分析

  一、名词解释
  1.等待期幼虫(waiting stage larva) 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非适宜的宿主体内,不能进一步发育而处于停滞发育状态。一旦有机会转入适宜的宿主体内,又可进一步发育为成虫。这种滞育状态的幼虫称为等待期幼虫。
  2.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含有滞育状态幼虫寄生的非适宜宿主。
  3.吕氏综合征(loeffler’s syndrome) 动物蛔虫幼虫引起内脏蠕虫移行症时,出现的肺部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可伴有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和血沉增快。
  填空题
  1.皮肤蠕虫蚴移行症,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2.皮肤感染,口吞食
  3.口,虫卵,幼虫,囊蚴
  三、 选择题
  1.A型题
  ⑴ E
  试题分析:临床症状不是由于虫体死亡而引起。而是由于虫体诱发的变态反应所引起。
  ⑵ D
  试题分析: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主要经口摄入虫卵、幼虫或囊蚴等而感染。猫、狗、鼠接触史可造成摄入虫卵。部分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亦可经皮肤感染,如裂头蚴可通过生蛙肉外敷伤口史经皮肤感染。输血及血制品史不是本病的传播方式。
  ⑶ D
  试题分析:确诊弓蛔虫蚴移行症的依据是:弓蛔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阿苯达唑是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有效并不能确定弓蛔虫蚴移行症的诊断。答案A、B、C是弓蛔虫蚴移行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可有助于诊断,但并不能作为明确诊断的依据。
  ⑷ B
  试题分析:犬弓蛔虫蚴移行症是最常见的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持续性的,甚至于治疗后还可持续数月。皮肤症状消退后,并不意味幼虫已死亡,而是移行入深部组织,引起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寻找幼虫可以确定诊断,但其阳性率低,故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查,包括皮内试验及血清学检查。
  ⑸ E
  试题分析:持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幼虫在皮肤或器官移行的表现嗜酸性肉芽肿性损害间歇发热、高球蛋白血症可见于各种蠕虫蚴移行症,包括皮肤及内脏蠕虫蚴移行症。肝大、肝内占位性病变是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并不见于皮肤型蠕虫蚴移行症。
  2.A2型题
  答案:A
  试题分析:最可能的诊断是:皮肤蠕虫蚴移行症。其诊断根据是:①有进食蛙肉习惯,提示可能有蛙肉接触史;②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③皮下结节特点无痛伴轻度痒感;④结节活检见:通向结节有一小通道,未见寄生虫提示寄生虫有移行的表现 ⑤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结节内病理改变为嗜酸性肉芽肿性损害提示有变态反应为主的临床表现。囊虫病亦可有皮下结节,但囊尾蚴通常不会出现移行现象,活检多可以见到囊尾蚴,且囊虫病虽亦是寄生虫性疾病,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不多见。病理活检结果不支持脂肪瘤、慢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3.B型题
  ⑴ ①E ②C ③A ④B
  ⑵ ①E ②C ③A ④D
  四、病案分析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尤其是犬弓蛔虫蚴移行症可能性大。诊断依据为:①有猫接触史;②间歇性发热;③肝大及肝内炎性占位病变;④外周血象WBC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⑤血清球蛋白明显增高。
  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需进行:①定期检查B超,了解病变是否有移行的特点;②弓蛔虫抗原液进行皮内试验;③血清学检查有无相应的抗体有助于进一步诊断;④必要时行肝活检观察组织病变是否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肉芽肿性损害;肝活检寻找到幼虫可明确诊断;⑤血清阿米巴抗体检查以排除阿米巴肝脓肿;血培养以排除败血症引起的细菌性肝脓肿;AFP及CT扫描进一步排除肝炎并肝癌。
  本例治疗措施以驱虫治疗为主。可选用阿苯达唑或海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