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2-26 20:33浏览:
次
登革熱依輕重不同分為:
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
出血性登革熱(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罹患率以未滿一歲的嬰兒及二至八歲的小孩最高,就是現在大谷地很多人中標的這種,死亡率為15%到50%,比H1N1還高許多。
登革休克症候群( Dengue Shock Syndrome ) 潛伏期:約3~14天,通常約7~10天。
可傳染期:
登革熱之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之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病人在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約5天內,血液裡就會有病毒,此時期若蚊蟲吸取病人的血液,病毒會在蚊體內繁殖,經8~12日後蚊蟲才有感染力。此後其終生皆具傳染力。病媒蚊如在氣溫攝氏18度以下,吸取含有病毒之血液時,病毒並不會在蚊體內繁殖,故不具感染性。在高溫下已具有感染力之蚊蟲,如置於溫度攝氏18度以下,將會喪失感染性,但如再度置於高溫時會恢復傳染性。感染性及抵挡力:
人對於典型登革熱的感受性並沒有年齡及性別的差異,但大體上小孩子的罹患率相對的低於成人,症狀以及經過亦較成人輕微而不太典型,老人的罹患率也比較低。這一點與出血性登革熱者登革休克徵候群迥然不同,後者的罹患率以未滿1歲(7~8個月)的嬰兒以及2~8歲的小孩最高。性別的差異不多。典型登革熱症狀雖然劇烈,但其致死率幾乎是零,而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徵候群致命率高達50%,但如經適當的醫療照護,致死率<5%。康復後對同一型之登革病毒具有終生的免疫力。但是對其他三型病毒,則免疫力有效期極短,通常約2~9個月之間。
防治:
在大谷地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這二種蚊的幼蟲主要孳生於積水容器內,如花瓶、水盤、廢瓶罐、水缸、水桶、廢輪胎或樹洞、竹筒及植物葉腋積水處。雌蚊白天活動,吸食動物血液,如吸食登革熱患者的血一段時間後,再叮咬健康人,即會傳播登革熱。所以清空積水容器,在蚊子小娃還不會飛時下手,要比追著亂飛的蚊子轻易得多。
1.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
2.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刷洗並換水一次,因為孑孓的成長週期為7天。
3.儲水容器(貯水桶、水缸、水泥槽等):每週刷洗、換水或不用時倒置。
4.廢棄容器(廢輪胎、空瓶、空罐等):清除、倒置或覆蓋。
5.積水地下室:排除積水,或施放殺幼蚊劑、鹽、清潔劑、油等。
6.天然容器(竹筒、樹洞、石穴、葉軸等):用泥土、沙子或海綿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