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老年人就医防备院内感染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27浏览:

   病人到医院就医,在接受检查、治疗过程中受到某些病原体的感染,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和陪伴病人的家属在医院里受到的感染,都称为“医院感染”。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生病。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体比一般环境中多,老年人若不重视预防医院内的感染,可能一种病尚未治好又感染上另一种病。所以,老年人要把握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基本条件是病人的体内、外环境中有病原体存在;人体的抵挡力下降;病原体便有在体内大量繁殖的条件。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内的感染可分为四种类型。

1、交叉感染,即由于消毒、隔离不严,病人与四周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之间互传播病原体而引起的感染。

2、带入性感染,指病人在住院前就已经受到感染,住院后才表现出感染症状,这一类型的感染是从医院外带入医院的。

3、内源性感染,(又称“自家感染”),是病人体内原来就存在着某些病原体,但并未引起疾病症状,由于病人反抗力下降或使用抗菌药物后,某些病原体大量减少,而另一类病原体则大量繁殖而导致感染。

4、医源性感染,主要由于医院内消毒治理不严,如病人在检查或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已经被病原体污染的药品、血液制品及医疗器材等,或在手术治疗中通过医生被污染的手或空气等将病原体带入病人体内而引起感染。除上述四种类型的感染外,病人刚出院不久即出现感染症状,可能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带回家中才发病的,称为“带出性感染”。

目前,医院内的感染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和医药费用的负担,而且可能将各种感染的病原体带出医院,威胁社会人群的健康。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到医院就医,更须预防医院内的感染。

老年人到医院就医或探视病人时,应严格听从医院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与有传染性的病人接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医院中一旦出现新的感染症状,应及时请医生检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