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满50岁的陈先生,近半年多来大便越来越不正常,腹泻伴随轻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几次厕所,有时候大便中还带有暗红色的血,还比较黏,不容易冲走。起初以为是痔疮,并没有太在意,但腹泻和便血症状不断加重,一直未见好转,人也日渐消瘦。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做了肠镜,结果让陈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轰顶:
不起眼的大便异常竟是晚期结肠癌导致的!!!
什么是结肠癌?
大肠全长约1.5米,分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其中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所谓大肠癌,就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如沪、广、深、京已经是第二位,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趋势;7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近年来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
与其它肿瘤相比,大肠癌预后好,是很容易早期发现和治愈的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腺瘤性肠息肉,经过5-15年的时间演化而来。如能在癌变前发现并切除,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结肠息肉30年左右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所以了解结肠癌的危险因素、警惕症状及筛查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防治结直肠癌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从普通人群中检出大肠癌高危人群或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腺瘤和息肉进行摘除(即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大肠癌发生,大幅度降低全人群大肠癌死亡率与发病率。所以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检查方式包括
大便潜血检查:大便潜血检查是用单克隆免疫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
潜血检查需连续3天留取早晨大便行潜血试验,标本取黄豆大小大便即可,检查前及期间不可进食动物血等以免造成假阳性。
这种方法最常用,简单易行。
肠镜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者需行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肠镜中取微量组织病理确诊。
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结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治疗,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5~15年过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筛查过程中发现并摘除就能有效预防癌变。
所以,我们建议,40岁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的人群则需要每年做胃肠镜检查。
肛门指检:肛门指检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准确的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80%的直肠癌都能被发现;但是对于高位结肠病变,则没有意义,还需要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