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肛肠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无痛微创理念的普及,肛肠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大大降低。多数患者术后当天仅感觉轻微疼痛,术后第二天后,除换药、排便暂时疼痛外,一般不会感觉疼痛太厉害。
然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比如,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对疼痛也不敏感。但是,有个别人由于疼痛阈值较低,对疼痛非常敏感。
面对疼痛,很多患者宁愿选择坚持和忍受,而不愿意接受止痛药。这种排斥用止痛药的思想,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止痛药除了止痛,没有什么好处。虽然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止痛药的副作用往往被患者的片面认识所放大。
很多人认为应用止痛药可能会产生依赖、成瘾和影响伤口愈合等副作用。其实,药物是否成瘾,与药物本身性质和使用时间长短有关。一般长期大量应用某些止痛药可能会造成药物成瘾。目前常用的止痛药成瘾性非常低,况且肛肠术后一般是小剂量临时用药,成瘾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发生。即便是长期应用,根据国际上研究统计结果,正确地使用镇痛药并不增加成瘾的概率。同样,若长期大量应用,才可能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肛肠科小剂量临时应用不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
肛肠科因疼痛导致的并发症及其原因都有哪些?
1. 疼痛导致尿储留:会阴部神经的密切相连关系。由于肛肠术后麻醉药的影响再加上肛门局部的疼痛不适,会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必要时须导尿。导尿属于侵入性操作,不但酸爽不适,而且容易出现尿路感染,这样以来得不偿失。
2. 疼痛导致粪嵌塞:肛门的疼痛,导致患者对排便产生恐惧。患者往往由于疼痛而中断排便,疼痛过后,宝贵的便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反复如此,直肠壶腹内集聚大量粪便。患者不但疼痛加重,而且又出现比疼痛还难受的下坠感,这种感觉使用止痛药根本于事无补。疼痛——粪嵌塞——肛门下坠——尿潴留,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前后夹击使人坐卧难安。
3. 疼痛导致延期愈合:疼痛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属于自主神经支配,不是你意志力强,想控就能控制的肌肉。反复持续的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导致肛门局部伤口引流不通畅和血液微循环差,供血不足。伤口缺血缺氧,肉芽水肿苍白不鲜红,导致延期愈合。
4. 疼痛导致免疫力下降:疼痛还会影响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同样,这也是影响切口愈合一个原因。
5. 疼痛导致增加心血管负担:手术后疼痛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脏负荷,这对于同时合并有循环系统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