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直肠脱垂分为几度?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7-30 20:45浏览: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直肠脱垂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四个,即脱出、出血、潮湿和坠胀。直肠或直肠黏膜从肛门内脱出到肛门外是最主要的症状,最初只是大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久之不仅仅在排便时,而且在咳嗽、走路、用力做功等增加腹压时,直肠也能脱出到肛门外。直肠脱垂出血量很少,仅在排大便时粪便上带血或手纸上染血,也可以不出血。直肠脱垂的患者肛门括约肌一般较松弛或收缩无力,所以会常有黏液从肛门内溢出,导致肛门口潮湿甚至瘙痒。如果乙状结肠与直肠套叠,压迫肛门部,影响血液淋巴回流,还会产生坠胀感。此外,直肠脱垂患者还可见腰骶部酸痛等症状。
 
  直肠脱垂分为几度?
 
  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统一标准,将直肠脱垂分为三度。具体如下。
 
  I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脫出肛门外,长度在4厘米以内,便后脫出部分可自行回纳,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Ⅱ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脱出,长度在5-10厘米,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助其还纳,多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
 
  Ⅲ度脱垂: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肛管、直肠、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长度在10厘米以上,用手复位都比较困难。可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糜烂、肥厚,便血,大便失禁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