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大肠癌筛查是什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7-28 16:02浏览:

 大肠癌筛查是什么?
 
  筛查是指为没有症状的人士进行检测,从而找出患病的人或有较高风险患病的人,通常是确诊疾病的第一步。而大肠癌筛查的目的就是在未出现任何大肠癌症状前,及早发现患上大肠癌的人,以便及早治疗。
 
  常见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测试、乙状结肠镜检查和大肠镜检查。较先进的虚拟大肠镜检查和大便DNA测试正在发展,有可能成为日后大肠癌筛查的方法。
 
  大便隐血测试:大便隐血测试一般称为大便检查,可按指示在家进行。即使大便样本只隐藏微量的血,大便隐血测试都可检测出来。大便样本含有隐血即表示肠道有出血的现象。
 
  乙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是一条附有摄录镜头,长约六十厘米的仪器。医生会把仪器从您的肛门放入大肠内,检查大肠壁。检查范围可覆盖至结肠的下半部份。检查前必须服用泻药清理肠道,并应进行低渣饮食。检查之前,医生或会处方镇静剂和止痛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检查期间,医生可抽取组织样本进一步化验及切除息肉。
 
  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的潜在风险包括刺穿肠道、严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并发症,但这些情况很罕见。
 
  大肠镜检查:全民大肠癌普查是指通过有系统的方法,向一群没有症状的特定人口(例如:某个年龄组别),进行大肠癌筛查。
 
  根据现有的研究,暂时仍未有足够数据证实哪一种筛查方法较为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