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息肉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5-25 19:28浏览:

 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指黏膜上任何可见的突起,无论其大小,形状及组织类型如何,均称为息肉。目前一般将息肉一词用于高于黏膜的还未得到组织学诊断的隆起性病变。

  息肉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将息肉分为新生物性、非新生物性两大类。

  新生物性息肉是指大肠腺瘤性息肉,包括:大肠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

  临床上将这三种息肉称为新生性息或称癌前病变。认为一部分大肠癌是由腺瘤恶变而来,息肉越大,恶变率越高。尤以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其次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恶变最少。一般报道>2.0cm的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是50%。

  临床表现:

  结直肠腺瘤的主要表现是出血,长期慢性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少数患者可有大量便血。其次是腹泻,少数情况下,结肠腺瘤可引起肠套叠,出现腹部绞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如腺瘤位于直肠,还可能出现直肠下坠感及大便次数增多。

  非新生物性息肉主要是指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黏膜肥大赘生物等。

  一般认为增生性息肉不会恶变;炎性息肉中溃结及血吸虫病引起的息肉可以恶变,而细菌性肠炎、过敏性肠炎及阿米巴性肠炎引起的息肉不会恶变;

  临床表现:

  粘膜肥大赘生物、增生性息肉一般无腹泻、黏液血便等临床表现;炎性息肉可有腹部不适,轻度腹泻等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便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