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5-25 19:05浏览:
次
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1)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分布于结肠和直肠的各个部位,有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病理显微镜下分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状腺瘤等不同类型。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通过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西方国家将45岁以上人群的肠镜检查列为体检项目。
(2)肠息肉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出现便血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多数息肉是因腹泻、便秘等症状进行肠镜检查时附带被发现的。
(3)肠镜是最主要的息肉检出手段,但也容易漏诊,漏检率一般在20-30%左右。采用无痛肠镜、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肠镜检查时仔细退镜观察6-8分钟以上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漏检率,一次肠镜检查不代表没有息肉,需要定期复查。
(4)息肉虽然生长缓慢,但可能会转变为结肠恶性肿瘤,特别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属于结直肠癌的主要前期病变。因此,一旦被检出息肉,医生会在最佳时机告知你切除息肉。
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1)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分布于结肠和直肠的各个部位,有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病理显微镜下分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状腺瘤等不同类型。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通过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西方国家将45岁以上人群的肠镜检查列为体检项目。
(2)肠息肉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出现便血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多数息肉是因腹泻、便秘等症状进行肠镜检查时附带被发现的。
(3)肠镜是最主要的息肉检出手段,但也容易漏诊,漏检率一般在20-30%左右。采用无痛肠镜、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肠镜检查时仔细退镜观察6-8分钟以上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漏检率,一次肠镜检查不代表没有息肉,需要定期复查。
(4)息肉虽然生长缓慢,但可能会转变为结肠恶性肿瘤,特别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属于结直肠癌的主要前期病变。因此,一旦被检出息肉,医生会在最佳时机告知你切除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