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5-25 18:15浏览:
次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包括病理)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息肉会复发要定期复查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但环境没改变,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张女士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
减少息肉发生,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