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4-25 19:44浏览:

 【大纲】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免疫学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青年女性;
 
主要特点——多系统损害、多种自身抗体存在;
 
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发生。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遗传、雌激素、环境。
 
2.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详见后述)。
 
(二)临床表现——多而重要,需要耐心!
 
1.全身——疲倦、乏力、体重下降,约90%发热。
 
2.皮肤与黏膜——80%有皮肤损害,包括蝶形红斑(最具有特征性)、盘状红斑、甲周红斑、指端缺血等,光过敏、网状青斑、口腔溃疡、脱发、雷诺现象。
 
3.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
 
4.关节和肌肉——关节痛和肌痛;
 
手指、腕、膝、踝关节,伴肿胀,骨破坏少见;
 
10%因关节周围肌腱受损而出现Jaccoud关节病,特点:可复性非侵蚀性关节半脱位;
 
小部分出现股骨头坏死。
 
5.肾脏——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病理变化!!
 
约60%有临床表现;
 
尿毒症是常见死因之一。
 
6.心血管——
 
心包炎,但不会发生心包压塞;
 
可出现瓣膜赘生物——Libman-Sack内膜炎;
 
心肌损害或冠状动脉受累;
 
严重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7.肺——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和肺实质炎症、狼疮肺炎,包括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
 
(DAH),后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8.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头痛、癫痫、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重者脑血管意外、昏迷。
 
9.血液系统——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10%为溶血性贫血。
 
10.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
 
11.干燥综合征——约30%.
 
12.其他——(了解)
 
脾大;
 
转氨酶异常,可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累及平滑肌——呕吐、腹泻、尿潴留;
 
累及视神经,或导致视网膜血管炎;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三)免疫学检查——特别重要!
 
①抗血小板抗体、抗红细胞抗体——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②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肾炎密切相关(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
 
③抗SSA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心脏——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④抗心磷脂抗体——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