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低蛋白饮食----慢性肾脏病的关键环节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4-13 18:20浏览:

 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量,减轻肾脏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负担,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2010年美国肾脏病学会推出CKD营养需要量推荐标准,中国也提出CKD尤其是3期以后,推荐肾友应改为低蛋白饮食。引起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三高”,即高滤过、高灌注和高压力,低蛋白饮食也可在机制上减少“三高”,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但低蛋白饮食不是不能食用蛋白,而是既要保证蛋白摄入适量,不引起营养不良,又不给肾脏造成太多负担,只是要比正常摄入标准偏低。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肾功能及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来确定。
 
那么慢性肾脏病饮食对蛋白质的要求有哪些呢?
 
肉类(动物蛋白)
 
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因其在体内可代谢产生一些含氮废物,并通过肾脏随尿排出。这并非不吃肉类,而相反,肉类、鸡蛋、牛奶中含有的是高生理价值蛋白质(代表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高),是必须需要摄取的。动物蛋白中含必需氨基酸较多,生物利用度高。只要每天摄取量不超过建议的份量就行。素食中含有的是植物性蛋白,不属于高价蛋白,食用过多会产生过多的含氮废物,反而增加肾脏的负担。
 
蛋类
 
鸡蛋所含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最需要的完全蛋白质,其中的脂肪、铁、钙,也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都是我们身体迫切需要而且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鸡蛋在预防动脉硬化、癌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鸡蛋中的蛋白质可以修复受损的肝脏,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奶类
 
牛奶是优质蛋白食物(8g/250mg);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260mg/250g);牛奶的磷含量适中(183mg/250g)。
 
豆制品(大豆)
 
传统观念认为豆制品为植物蛋白不能吃,植物蛋白生物效价偏低,含有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摄入后易导致含氮物质的产生和排泄增多,加重肾脏负担。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大豆蛋白为高生物价完全蛋白,消化吸收率达84%-98%,并且相对于动物蛋白,大豆蛋白对肾血流量和GFR没有明显影响。除此外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活性肽等作用。
 
各期慢性肾脏病推荐蛋白摄入
 
CKD第1期2期推荐蛋白入量0.8g/(kg.d)。
 
CKD第3期推荐蛋白入量0.6-0.8g/(kg.d)。
 
CKD第4期第5期推荐蛋白入量减至0.6g/(kg.d)或以下。
 
在低蛋白饮食中,约50%蛋白应为高生物价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