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35浏览:
次
表1-11 休克严重程度的临床估计
临床表现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
一看: | 神志及表情 唇颊肤色 毛细胞血管充盈时间 |
清醒,稍激动 正常或苍白 稍长 |
烦燥,口喝、苍白 | 淡漠,模糊,昏迷 灰暗,微发绀 显著延长 |
盈时间 | ||||
四肢浅静脉 | 轻度收缩 | 显著萎陷(下肢尤甚) | 萎陷如条索 | |
伤口出血情况 | - | - | - | |
二摸: | 脉搏 肢端温度 |
稍快,<100次 稍冷 |
100~120次,细弱 肢端厥冷 |
120或摸不清 厥冷到膝肘 |
三测压: | 动脉收缩压 | 稍高、正常或稍低。>12Kpa | 10.7~8.0Kpa | 8kpa或测不出明显缩小<1.35kpa |
脉压 | 2.7~4.0Kpa | 1.35~2.7Kpa | 或测不清 | |
四尿量: | (毫升/小时) | <30 | <20 | 0 |
估计血容量减少程度(占全身血容量%) | 20±% 1立升± |
35±% 2立升± |
>45% 2~3立升或以上 |
*中、重度休克应放留置导尿管 四、实验室检查
(一) 常规检查:红细胞计算、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血浆电解质测定,主要是钾、钠、氯,进行血气分析,借以了解血液氧合、二氧化碳储留和酸硷变化情况。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其他检查如EKG,X线片,胸、腹腔 穿刺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等视伤情和病情而定。
(二) 进一步检查;如血乳酸测定,中心静脉压监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病情复杂并发血管内凝血可能时,要测定血液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元含量、凝血酶无时间及其他凝血因子测定等)。休克时间延长者应及时送血液细菌增养。
五、病因诊断
详询病史(伤因、病因)经过,抓紧时间作全面查体,甚至一边治疗一边反复观察病情和查体。在前后对比中总是可以找出休克的病因。做好连续性的病情观察与记录则十分重要。例如腹、胸腔 的内出血,骨盆骨折致腹膜后软组织内血肿、包膜下脾破裂、手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应特别警惕其延迟发生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