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35浏览:
次
表1-20 二、三度冻伤复温后鉴别
鉴别内容 | 二度 | 三度 |
皮肤颜色 | 红或紫红 | 表紫,苍白,或紫黑 |
水疱 | 多为澄黄色,浆液性 | 多为红色或咖啡色 |
疱底 |
鲜红色 |
灰白或污秽色 |
渗出物 |
较少 |
较多 |
感觉 |
痛觉过敏,深感觉存在 |
深浅感觉迟钝或丧失 |
皮温 |
增高或正常 |
降低 |
3.反应后期 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度冻伤坏死组织脱落后, 肉芽创面形成的阶段。此期可出现:①浆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②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③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这些表现系由于交感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紊乱所引起。
[急救与冶疗] 1.急救和治疗原则:①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②抓紧时间尽早快速复温;③局部涂敷冻伤膏;④改善局部微循环;⑤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⑥应用内服活血化瘀等类药物;⑦二、三度冻伤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冻伤治疗;⑧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体功能。
2.快速复温:尽快使伤员脱离寒冷环境后,如有条件,应立即进行温水快速复温,复温后在充分保暖的条件下后送。如无快速复温条件,应尽早后送,后送途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外伤。到达医疗单位后应立即进行温水快速复温。特别对于救治仍处于冻结状态的二、三、度烧伤,快速复温是效果总显著而关键的措施。
具体方法:将冻肢浸泡于420C(不宜过高)温水中,至冻区皮肤转红,尤其是指(趾)甲床潮红,组织变软为止,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颜面冻伤,可用420C的温水浸湿毛巾,进行局部热敷。在无温水的条件下,可将冻肢立即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达复温的目的。
救治时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患部。
3.改善局部微循环 三度冻伤初期可应用低分子(分子量40,000以下)右旋醣酐,静脉点滴,逐日给药500~1000亳升,维持7~ 10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必要时也可采用抗凝剂(如肝素)或血管扩张剂(罂粟硷、苄胺唑啉等)。
4.局部处理
(1)局部用药: 复温后局部立即涂敷冻伤外用药膏,可适当涂厚些,指(趾)间均需涂敷,并以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2次,面积小的一、二度冻伤,可不包扎,但注意保暖。
可供使用的冻伤膏有呋喃西林霜剂:呋喃西林、考地松霜剂:呋喃西林、右旋醣酐霜剂等,其配方与配制方法如下:
表1-21
名称 | 每100克霜剂成分及含量 | 治疗对象 | |
呋喃西林 | 其它药物 | ||
呋喃西林霜剂 | 1克 | 一、二度冻伤 | |
呋喃西林 考地松霜剂 |
1克 | 氢化考地松0.05克 | 一、二度冻伤 |
呋喃西林 右旋糖酐霜剂 |
1克 | 低分子或小分子 右旋糖酐5克 |
三度冻伤 |
公薄英复方霜剂 | 1克 | 薄公英提取液2毫升 | 三度冻伤 |
*薄公英提取液1毫升相当生药4克 基质配方完全相同
油相基质:硬脂酸17克,液体石腊25克,羊毛脂2克。
水相基质:三乙醇胺2克,甘油(药用)5克,尼泊金甲酯0.1克,蒸馏水48~49毫升。
配制方法:交呋喃西林置于乳钵中研成细粉,加入甘油磨成糊状,再加2~3毫升蒸馏水,研匀备用。将油相在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化,继续加热至750C。将水相在水浴中加热溶化至750C后,缓慢加入750C的油相中,边倒边搅拌,并加入呋喃西林甘油糊。继续研磨成霜剂。
(2)水疱的处理 应在无菌条件下抽出水疱液,如果水疱较大,也可低位切口引流。
(3)感染 创面和坏死痂皮的处理,感染创面应及时引流,防止痂 下积脓,对坏死痂皮应及时蚕食脱痂。
(4)及时清除坏死痂皮的处理,肉芽创面新鲜后尽早植皮,消灭创面。早期皮肤坏死形成干痂后,对于深部组织生活能力情况,往往不易判断,有时看来肢端已经坏死,但脱痂后露出肉芽创面(表明深部组织未坏死),经植皮后痊愈。因此,对冻伤后截肢应取慎重态度,一般认其自行分离脱落,尽量保留有活力的组织,必要时可进行动脉造影,以了解肢端血液循环情况。中医中药治疗:应着重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剂:
乳香 | 9克 | 没药 | 9克 |
桃仁 | 9克 | 丹参 | 30克 |
当归 | 6克 | 毛冬青 | 30克 |
黄芩 | 15克 | 大黄 | 4.5克 |
甘草 | 6克 | 黄芪 | 15克 |
双花 | 15克 | 连翘 | 15克 |
共煎为一剂,一日服二次,连服7~14剂,亦可根据病人情况随证加减。6.预防感染 严重冻伤应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规进行破伤风预防注射。
(二)冻僵(全身冻伤)
[发病因素]冻僵亦称全身冻伤,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引起,致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热量大量丧失,体温无法维持,最后意识昏迷,全身冻僵。人体受寒之初,一方面用增强代谢产生热量,故肌肉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另方面外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如继续受冻,散热超过产热,体温即开始下降,至320C以下,寒战不再发生,代谢逐渐降低,血压,脉搏、呼吸也开始下降;致300C以下,进入昏迷状态全身木僵。若不及时抢救,终将导致死亡。
冻僵常发生于突然降温或遭遇暴风雪时,尤其是衣着单薄,饥饿,疲劳,迷路,醉酒等意外情况下容易发生,平时少见。但我国国土辽阔,在高山雪地作业的勘探队员或侦察员,于寒带地区遇险的飞行员,在海洋中遭受暴风雪的意外袭击的水兵、 渔民等均可能发生冻僵。
[病理生理]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过程分为机能代偿和机能衰竭两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1.神经系统:体温在340C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0C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2.循环系统:体温下降后,血液内的水分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隙,血液浓缩,粘度增加,200C时半数以上的外围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环及外周围阻力加大;190C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为正常的25%,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3.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0C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4.肾脏 由于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紧小球滤过率下降。体温270C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1/3。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和 诊断]伤员皮肤苍白,冰凉,有时面部和周围组织有水肿,神志模糊或昏迷,肌肉强直,肌电图和心电图可见细微震颤,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降低中测不到,可出现心房和心室纤颤,严重时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浅,严重者偶而可见一、二次微弱呼吸。
如有受冻病史只要测量肛温和作心电图使可确定诊断。不必作过多的化验。但应注意,普通的体温计不适用(只能测到350C)。可用水温计插入肛门,最少5厘米以上。
一般来说,直肠温度在28~300C 以上,多可复苏,250C左右即有死亡的危险。新疆军区总医院救活了一例严重冻僵。肛温仅220C的病人。国外也有中心体温180C 而得以复苏的个别病例报导。
[急救与治疗]关键是迅速恢复病人中心体温,防止并发症。
迅速而稳妥地将病人移入温暖环境,脱掉衣服、鞋袜,采取全身保暖措施,盖以棉被或毛毯,并用热水袋,水壶加热(注意用垫子,衣服或毯子隔开,不要直接放在皮肤上以防烫伤)放腋下及腹股沟,有条件用电毯包裹躯开,红外线和短波透热等,也可用温水,将病人浸入40~420C温浴盆中,水温自34~ 350C开始,5~10分钟后提高水温到420C,待肛温升到340C,有了规则的呼吸入心跳时,停止加温。
如病人意识存在,可给予温热饮料或小量酒,静脉滴入加温10%葡萄糖水(可将输液管加长到5~6米,浸泡在38~400C水浴中),有助于改善循环。
除体表复温外,也可采用中心复温法,尤其是那些严重冻僵的伤员。可采用体外循环血液加温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在一般医院都能进行,可用加温到49~540C的透析液悬挂在3~4尺高度,通过在430C水浴中保温的导管,灌入腹腔内,进行腹膜透析,每次约20~30分钟,可连续透析5~6次。每小时可使肛温升高2.9~3.60C,有助于改善心、肾功能。
其它治疗,包括纠正心律紊乱和酸中毒,注意并发症(肺炎,心肾功能不全、脑、肺水肿)的防治等。如伴有局部冻伤,应先抢救冻僵后,再按冻伤治疗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