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6浏览:
次
疾病地区分布划分,在世界范围内可按国家、区域、洲、半球为单位;在一个国家内可按行政区域划分,如我国可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为单位。这样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完整的人口数字和发病与死亡资料。但是疾病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影响,若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描述疾病的分布,虽有方便之处,但由于在同一行政域内常常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则很可能掩盖了自然环境作用。如按自然环境划分,可依山区、平原、湖泊、河流、森林和草原为单位,可以显示自然条件的影响。不过有时人群聚集状态、城市、乡村、商业区与工业区等均影响着疾病的分布。因此,按何种方法划分地区来描述疾病分布,可根据研究目的和病种不同来确定。
研究疾病地区分布的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可作出疾病标点地图、地区分布图、传播蔓延图,也可按不同地区计算其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等。如果进行地区间比较,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
(一)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有些疾病遍布全世界,但其分布并不均衡。有的国家多,有的国家少。例如 乳腺癌在北美洲、北欧、西欧发病最多,东欧次之,亚洲和非洲各国较少(表2-2)。这种分布的原因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环境因素中膳食组成可能是主要的。有的调查证明,凡每人每年平均摄入脂肪量多的国家则此病多,反之则少(图2-1)。
表2-2 世界若干国家与地区女性乳腺癌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
(1969~1973)
阿拉美达(白人) 76.1 夏威夷(夏威夷人) 66.2 撒咯其万(加拿大) 62.8 以色列 60.8 萨尔区(德国) 50.6 爱沙尔(苏格兰) 50.1 挪威 49.6 丹麦 49.1 新墨西哥(美国) 32.4 萨拉哥撒(西班牙) 30.6 古巴 28.0 波多黎各(海地) 25.4 孟买 20.1 克拉科 19.6 布拉瓦约(南非黑人) 13.8 大阪 12.1摘自,1982对伯基特淋巴瘤(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的研究,地区分布分析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Burkitt于1958年首先在乌干达描述了2~14岁儿童有此病。继之进行了地区分布研究,发现此病分布横跨热带非洲(图2-2),在海拔 1524m以上,年降雨量低于762mm和平均气温低于16℃的地区则无本病。根据这样的地区分布特点,Burkitt认为本的发生可能与虫媒有关,该虫媒可能携带某种致病因子。以后果然在其淋巴瘤组织中培养出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但EB病毒不能由虫媒传播,且在本病高发区及低发区均有,因此仅只EB病毒感染不能完全解释本病在非洲的地区分布。而疟疾分布与本病相符,因此提出一个假设,即当EB病毒感染正常组织时常不致病或偶尔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当EB病毒感染了被慢性疟疾引起的免疫性改变的淋巴细胞,就很可能发生恶性淋巴瘤。这一假说与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结果相符。
平均每人每日脂肪摄入量(g)
图2-1 部分国家和地区乳腺癌死亡率与脂肪摄入量相关图
摘自Progress in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1975,10:308~353
图2-2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地区分析
注:有阴影地区为海拔1524m以下、温度平均16摄氏度以上和降雨量平均762mm以上的地区
摘自 Lilienfeld.Foundation of Rpidemiology.2nd Ed.1980. 172
冠心病在近20年来已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死亡原因,其在世界各国分布见图2-3。在世界不同地区死亡率判别很大,男高于女,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其死亡率的高低与膳食组成、生活习惯、烟酒、血压、血中胆固醇含量等因素有关。
有些疾病的地区分布并非恒定,如E1 Tor型霍乱,过去只发生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是该病的疫源地。但自1961年5月以来,该病逐渐扩大流行区域,1970年以后不已但侵入20多年来已无霍乱的非洲,并进入了50年来无霍乱的欧洲,构成了亚、非、欧三洲均存在本病的局面。
(二)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
疾病在一个国家内的分布也有差别。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带和热带气候区,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地热高低起伏,河流纵横交错,各种民族地区和杂居地区具备,人民生活习俗和卫生文化水平差异明显,是了解疾病流行因素和探讨病因的有利条件。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以南曾广泛流行,长江以北则未见此病。这是因为北方干燥、寒冷、缺乏钉螺孳生繁殖条件所致。食管癌在我国北方多于南方。而北方又以太行山脉地区的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为圆心,死亡率以同心圆向周围扩散,逐渐降低。肺结核病虽然为一古老疾病,建国前曾严重威胁着我国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和健康。建国后几十年来大力防治,已取行重要成果。但是,根据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结核仍是影响人民健康的一大危害。其患病率在各省市差别甚大(表2-3)。
图2-3 部分国家与地区缺陷性心脏病死亡率(男,35~74岁)
摘自G.E.Fraser.Preventive Caricology.1986
表2-3 我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10万)
名称 标化患病率 名称 标化患病率 名称 标化患病率 新疆 1608 湖南 776 山西 472 西藏 1202 河南 773 山东 455 黑龙江 1051 湖北 666 贵州 413 宁夏 1003 吉林 662 河北 411 安徽 970 青海 647 北京 409 福建 914 辽宁 608 内蒙古 404 江西 840 浙江 593 云南 364 广东 829 陕西 563 天津 300 四川 813 广西 555 上海 255 江苏 797 甘肃 524萧志成:流行病学进展.第四卷 40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979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平均为717/10万。最高为新疆,最低为上海。其死亡率为35/10万,同一时期美国本病死亡率为0.9/10万,丹麦为1.6/10万,德国为2.3/10万。我国肺结核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极需加强防治工作。肺结核的发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营养状况、文化卫生水平、居住密度、生活习惯、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