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6浏览:
次
血细胞是在造血组织这一特定环境中由少数造血干细胞通过不断的增殖、分化而生成。在造血组织中造血微环境,尤其是间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发育起重要作用,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直接接触,以及间质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因子,调控血细胞的增殖活动。其中一些多肽因子受到重视,有正负增殖调控因子。目前已有基因工程产品,且陆续应用于临床。
造血增殖正调控因子应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证实培养液中存在负责刺激血细胞生长因子,称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CSF-1:又称M-CSF,在骨髓细胞体外琼脂培养中可以诱导生成巨噬细胞组成的集落。
G-CSF:可以刺激骨髓细胞生成由粒系细胞组成的集落,已用于治疗①各种粒细胞减少症;②与抗生素联合治疗严重感染;③治疗MDS.
GM-CSF:刺激骨髓细胞生成由粒与巨噬细胞组成的集落。已用于治疗①同G-CSF;②造血功能障碍,如再障、MDS;③抗肿瘤,通过单核巨噬细胞作用。
除以上三种CSF外,还有一些造血因子是在研究T、B细胞分化中发现的,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e IL),目前已知IL1-IL10,其中IL-3可以刺激骨髓细胞形成混合集落,具有多向性造血刺激作用,可治疗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较早的基因重组产品,目前临床已用于治疗肾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和肿瘤性贫血,取得良好效果。
1990年美国发现造血干细胞因子(SCF)、且已有重组产品。SCF、GM-CSF、G-CSF、IL-3、Epo等在刺激血细胞生成中有协同作用。
在造血增殖负调控因子中有T细胞源、巨噬细胞源、LAK细胞源CIA(Colony inhibiting activity),其中以对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研究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