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血液的介绍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5浏览:

一、血制品种类和应用

  (一)全血

  采血后立即与抗凝保存液混匀,尽快放入4℃保存的一种血液。

  适应证:①急性失血达全血容量的20%或以上;② 全血细胞减少症,如AA;③全血交换,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或严重CO中毒;④体外循环,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

  禁忌证:①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②免疫性疾病所致贫血如PNH;③贫血伴心力衰竭者;④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尽量避免输全血。

  (二)血液成分及成分输血

  血液中有效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血浆蛋白。

  1.红细胞 主要用于贫血患者,尤其是Hb<60g/L时。

  主要种类有:压积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幼红细胞等。

  适应证:①慢性贫血,贫血伴心衰、肾病、尿毒症、高钾血症宜选浓缩红细胞;②输血反应与HLA有关及器官移植宜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③有输血过敏史及与免疫有关的贫血者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

  2.白细胞

  单供者机采粒细胞。下列3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应用:①粒细胞缺乏症;②伴严重感染;③高效抗生素治疗48h无效。

  3.血小板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单供者机采血小板。

  适应证: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致明显出血而有颅内出血风险者;②血小板明显减少(≤10×109/L,特别是≤5×109/L),为防止颅内出血,可预防性输注。

  4.血浆

  (1)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性出血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血浆置换。

  (2)普通冰冻血浆:各种原因的低血容量状态,低蛋白血症;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症。

  (3)冷沉淀(抗血友病球蛋白):含Ⅷ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用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二、血液保护

  1.血液保护的概念及意义

  血液保护是指通过改善生物兼容性、减少血液中某些成分激活,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应用血液保护药物和人工血液等各种方法,降低同种异体输血需求及其风险,保护血液资源。不必要的输血既增加了输血风险,也造成了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大力开展血液保护,尽量做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于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防止因大量输血引发的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癌症转移等并发症,保护血液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血液保护的主要措施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证据已经证明,放宽输血适应证对患者不利。因此,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既有利于保护患者,又有利于节约用血。

  (2)减少失血: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出血是减少异体输血的关键措施。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手术失血的关键。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是减少失血的有效方法。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均为有效地减少失血的综合措施之一。微创外科手术(如腔镜手术)能够显着减少出血。

  (3)自身输血:自身输血有3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或Hct>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液,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Hct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Hct≥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应尽可能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回输给患者。

  (4)血液保护药物的应用:主要有:①术前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或维生素K;②预防性应用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抑肽酶);③应用重组因子Ⅶ激活物对大型手术的困难止血具有显著疗效。

  三、输注血液成分的优点

  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给病人。成分输血有以下优点:

  1.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可将一袋全血分别制成浓缩红细胞和血浆,分别输给只需要输注红细胞或只需要输注血浆的病人。

  2.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3.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血小板在特制的塑料血袋中,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新鲜冷冻血浆在-20℃条件下可保存1年等。

  4.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病毒在血液的各种成分中是不均匀分布的,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较安全。

  5.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使用成分输血,就可避免不需要的成分所引起的反应,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