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此期小儿的可塑性较大,因此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习惯。此期机体抗病能力逐渐增强,
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但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生活经验不足,意外的创伤和中毒等的机会增多,更应注意预防。此期免疫反应性疾病(如肾炎、风湿热等)开始增多,应重视这方面的防治工作。 ,,,0.0.0.0
35685,199,此期小儿体格发育相对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快,特别是活动能力增强,又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多,这样开发了智能,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育,但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所以应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中毒、电击各种创伤等。由于乳牙萌出和断奶后各食物种类的转换,应加强断奶后的营养和喂养指导。自身免疫力较低,而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仍应重视传染病等预防工作,进行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训练。,,,0.0.0.0
35686,199,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在一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加了2倍。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所以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又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成熟,易患各种传染病,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0.0.0.0
35687,199, 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其以第一周为最高。应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0.0.0.0
35688,199,此期以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主要特点。胎儿期的营养完全依赖母体,因此,母体的健康状况、情绪、理化因素的刺激,生活工作条件、营养和卫生环境以及疾病、用药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孕期的保健。 ,,,0.0.0.0
35689,199,浸润型肺结核为继发性肺结核,其发病有两种可能,一为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陈旧的原发病灶内的结核菌再度活动,导致病灶复燃,称内源性复发;一为原发感染已治愈后再次由外界吸入结核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复感染。一般以内源性病灶复发为多,外源性重复感染为少。,,,0.0.0.0
35690,199, 小儿浸润型肺结核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10岁以上的年长儿,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诊断并不困难。既往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或胃液中找到结核菌,有助于诊断。
临床表现
多见于12岁以上年长儿童及少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与病灶的大小,病灶性质,病变活动程度及机体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关。症状轻重不一,大多数缓慢,除结核中毒症状外,可有低热,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较原发性肺结核多见。起病急者,高热似流感或肺炎。形成结核球者多为免疫力较强,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体格检查:多无特殊体征发现,当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感染时,肺部叩诊可有浊音,听诊闻及局部呼吸音减低及湿啰音。
鉴别诊断
当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而痰菌阴性时,须进行鉴别诊断。
1、浸润型病变应与各种肺炎和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等鉴别。
2、空洞性病变应与肺脓肿、肺囊肿、肺大泡、肺包虫病等鉴别。
3、结核瘤应与肺脓肿、动静脉瘘及各种良、恶性肿瘤等鉴别。,,,0.0.0.0
35691,199,"
一般治疗
1、对症治疗,如咯血的处理,抗感染治疗等。
药物治疗
1、化学治疗,INH+RFP+PZA+SM或INH+RFP+PZA,3个月后改为INH+RFP,疗程6~9个月。对于有耐药者,应选择3种以上较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不需加用,但在中毒症状较重或肺内病变广泛时,加用口服泼尼松1mg/(kg.d),2~4周后逐渐减量,3~4周减量至停药。
手术治疗
孤立性结核球和陈旧性空洞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病变局限时,或结核瘤与胸内肿瘤难以区别时,可考虑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