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次
(一)星形细胞瘤 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硬度如橡皮样,一般无出血坏死,但可呈囊性变,一种为囊内含有瘤结节,另一种为肿瘤内含有囊肿。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临床表现在成人常先有癫痫,逐渐出现瘫痪、失语、精神改变,而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儿童多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X线片少数可发现肿瘤钙化影象。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
治疗:较为局限的,如位于额叶前部的星形细胞瘤,可行前额叶包含肿瘤切除。其它部位者,多只能达到肿瘤大部或部分切除,辅以减压性手术。术后应用放疗、免疫化疗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多数病例愈后较差。
(二)少支胶质细胞瘤 较少见。肿瘤偏良性,额叶者居多,临床上很难与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区别。影象学检查约70%有肿瘤钙化斑。治疗原则相同。
(三)髓母细胞瘤 此瘤恶性程度极高,常见于儿童。肿瘤多位于小脑蚓部,向第四脑室或小脑半球侵犯。外表呈紫灰色,血运很丰富。肿瘤细胞可向蛛网膜下腔播散,继发脊髓髓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走路和持物不稳等。手术处理宜尽可能切除肿瘤实体,以恢复脑脊液循环的通畅性,如肿瘤不能切除,需行脑室分流术。术后,常规行放疗,此瘤对放疗极敏感,近期疗效也较好,有长期治愈者。术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肿瘤播散。
(四)室管膜瘤 占胶质瘤的10.1%.常发生于四脑室、侧脑室及三脑室,少数位于脑室临近的脑实质内。肿瘤呈灰红或灰褐色,边界清楚,其基底伸向实质内。临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病人有时出现强迫头位。手术争取全部切除肿瘤实体,但位于脑室底部的肿瘤组织有时难以切尽,因为脑室附近有一些属于生命中枢的神经结构,过多的手术操作,有时将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因此发生死亡。
(五)松果体瘤 占胶质瘤的3%,常发于较大的儿童与青年。肿瘤位于松果体即第三脑室后部,易于压迫导水管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压迫四叠体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两眼球同向上视与下视运动障碍,称为四叠体综合症。还可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内分泌症状有性器官早熟表现的特征。有时因肿瘤累及三脑室引起植物神经障碍如肢端青紫。治疗以手术摘除肿瘤为首选,可辅加放疗。
(六)胶样囊肿 为很少见的一类肿瘤,发生于脑室内。症状如同其它类型的脑室内肿瘤。可以全切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