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15)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0-31 08:53浏览:

  (16~17题共用题干)

  男性,12岁,昨晚进食海鲜,今晨开始畏寒、发热、腹痛,以左下腹甚,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大便8次,初为稀便,继之为粘液脓血便

  16.此病例的诊断为

  A.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型(不典型)

  B.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典型)

  C.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

  D.慢性迁延性细菌性痢疾

  E.急性胃肠炎

  答案:B

  17.对该病例首先采用的抗菌药物是

  A.四环素

  B.喹诺酮类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呋喃唑酮

  答案:B

  18.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A.全身症状轻

  B.皮疹为全身性分布

  C.呈充血性斑丘疹

  D.皮疹一日内出齐

  E.外周血白细跑减少

  答案:A

  19. 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若患儿热退后,伴皮疹出现,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水痘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答案:E

  20.男性,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 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 2.6×109/L;N 0.85,L 0.14,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培养

  A.粪便培养

  B.血培养

  C.尿液培养

  D.胆汁培养

  E.玫瑰疹刮取物培养

  答案:B

  试题点评:血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依据。

  21.5岁男孩,发热1天,腹泻6~7次,为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大便常规检查: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类型属于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答案:A

  22.7岁儿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天,嗜睡1天,查体:体温39.5℃,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颈强(+),克氏征(+),胸腹部多个出血点,化验:WBC 19×109/L,N 85%,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答案:B

  试题点评:流脑是化脑的一种,皮肤出血点、淤斑是特征性表现。

  23.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

  A. 1~2天

  B. 3~4天

  C. 5~6天

  D. 7~8天

  E. 9~10天

  答案:B

  24.麻疹病人解除隔离的指标是

  A.隔离至热退

  B.皮疹完全消退后

  C.出疹后5天

  D.出疹后10~14天

  E.出疹后3~4天

  答案:C

  25.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

  A. 12小时之内

  B. 12~48小时

  C. 49~60小时

  D. 61~72小时

  E.大于72小时

  答案:B
26.5岁男孩,高热1天,腹泻6~7次,为粘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反复惊厥,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临床类型属于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答案:D

  (27~28题共用题干)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流涕,轻咳。查体:一般情况好,除咽部充血外,未见其他异常,家长一直服用中药治疗。今日热退,因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而就诊。

  27.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水痘

  C.麻疹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答案:E

  28.本病的病原为

  A.麻疹病毒

  B.腺病毒

  C.人疱疹病毒6型

  D.柯萨奇病毒

  E.水痘病毒

  答案:C

  第九章 结核病

  【考纲要求】

  1.结核病的概念。

  2.原发性肺结核。

  3.结核性脑膜炎。

  【考点纵览】

  1. PPD实验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2.原发性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典型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PPD试验和X线检查是诊断常用方法。

  3.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或喘鸣。

  4.抗结核治疗应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分段治疗。

  5.结脑颅底病变重,多有脑神经损害,最常见为面神经瘫痪,可有栓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脑积水。早期有性格改变。结核中毒症状:头痛、呕吐。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极重要。治疗的两个重点环节:抗结核治疗和降低颅内高压。

  【历年考题点津】

  1.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是

  A.前囟饱满

  B.性格改变

  C.惊厥

  D.意识模糊

  E.脑膜刺激征

  答案:B

  2.初次结核感染时,其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的时间为初次感染后

  A. 2周以内

  B. 4周以内

  C. 4~8周

  D. 3个月左右

  E. 4个月左右

  答案:C

  3.结核性脑膜炎常侵犯的颅神经是

  A.动眼神经

  B.面神经

  C.视神经

  D.听神经

  E.外展神经

  答案:B

  4.患儿,男,3岁。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此次因肺炎人院。作OT 1:2000,72小时后硬结直径 20mm,红晕直径30mm,持续7天后仍留有色素。其最大可能是

  A.接种卡介苗后反应

  B.活动性结核病

  C.局部注射后感染

  D.免疫力增强记忆反应

  E.其他分支杆菌交叉感染

  答案:B

  试题点评:OT试验为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5.观察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 73~96小时

  B. 48~72小时

  C. 24~47小时

  D. 12~23小时

  E. 1~11小时

  答案:B

  6.男孩,5岁,患有结核病,但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

  A.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B.抗结核治疗1周

  C.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后

  D.粟粒型肺结核

  E.颈淋巴腺结核

  答案:D

  试题点评:患粟粒型肺结核时,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结核菌素试验可为假阴性。

  7.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的特点不包括

  A.表情淡漠,好哭,嗜睡

  B.低热,盗汗,食欲减退

  C.便秘,性情改变

  D.头痛,呕吐

  E.反复惊厥

  答案:E

  8.男孩,2岁。低热15天,伴盗汗、消瘦、轻咳10天。胸部X线透视呈"双极影",诊断为原发综合征。不符合活动性肺结核的指标是

  A.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

  B.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

  C.胃液找到抗酸杆菌

  D.胸部X线片示渗出性改变

  E.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解释

  答案:C

  9.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

  A. 48~72小时

  B. 1周

  C. 2周

  D. 3周

  E. 4~8周

  答案:E

  10.男,5岁,患结核性脑膜炎,控制炎症首选的治疗是

  A.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B.链霉素+异烟肼

  C.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

  D.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

  E.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

  答案:A

  11.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

  A. 2~天

  B. 4~天

  C. 7~天

  D. 2~周

  E. 4~周

  答案:E

  12.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A. <5mm

  B. 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 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

  D. 15~20mm

  E. >20mm

  答案:B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解剖生理特点。

  2.小儿腹泻是重点。

  【考点纵览】

  1.腹泻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易感因素,感染及非感染因素,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2.轻症腹泻多有饮食和肠道外感染引起,重症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婴儿腹泻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症状腹泻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而引起。

  3.重症腹泻除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4.脱水程度根据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分轻中重度脱水,重度脱水有外周循环衰竭。脱水性质根据血钠水平分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前者多见。

  5.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功能较差,酸中毒时呼吸改变常不典型,往往仅有精神萎靡、拒食、面色苍白等症状。轻中度不需要另外给碱性液体,给予第一阶段补液后可纠正,重度酸中毒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给予碱性液纠正。

  6.当血清钾低于3mmol/L时出现低钾症状,主要是神经肌肉症状、心血管症状、肾脏症状,应注意血钾值、心电图改变。补钾的原则(见尿补钾),补钾的速度(每天总量输入时间大于8小时),浓度(小于0.3%)。

  7.随脱水酸中毒纠正出现低钾、低钙的原因,见痉补钙(镁)。

  8.口服补液盐的适应证、方法、组成。

  9.不同性质脱水所需液体的张力(等渗性:1/2张含钠液,低渗性:2/3含钠液,高渗性:1/5~1/3含钠液)

  10.第1天补液总量:轻度90~120ml/kg,中度 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共包括三部分。重度脱水第一天补液:首先2:1张含钠液 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30~60分钟输入,然后积累损失量8~12小时内补完,速度8~12ml/ (kg.h),生理需要量和异常损失于12~16小时补完,速度5ml/(kg.h);第二天要重新制定补液计划。

  11.几种常见肠炎的特点。

  12.生理性腹泻的特点。

  13.侵袭性肠炎与菌痢鉴别主要靠大便培养和细菌血清学和毒性检测。

  14.腹泻的治疗原则。饮食治疗的应用。抗生素应用的适应证。微生态疗法应用。

  15.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张力。混合液的配制,如2:3:1液为2份0.9%盐水,3份5%~10%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