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07)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0-31 09:06浏览:

 20.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尸检。当地不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的期限是

  A.在患者死亡后12小时内进行

  B.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进行

  C.在患者死亡后36小时内进行

  D.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

  E.在患者死亡后60小时内进行

  答案:D

  21.《母婴保健法》所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

  A.母婴保健指导

  B.孕妇、产妇保健

  C.胎儿保健

  D.胎儿性别鉴定

  E.新生儿保健

  答案:D

  2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开展诊疗活动,必须依法取得

  A.《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B.《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C.《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E.《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

  答案:C

  23.中等卫校毕业生林某,在乡卫生院工作, 2000年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他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应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

  A. 6年

  B. 5年

  C. 4年

  D. 3年

  E. 2年

  答案:B

  24.青年李某,右下腹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检验,当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遂对其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情况正常,但拆线时发现伤口愈合欠佳,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手术医师告知,此系缝合切口的羊肠线不为李某人体组织吸收所致,在临床中少见。经过近1个月的继续治疗,李某获得痊愈。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李某被拖延近1个月后才得以痊愈这一客观后果,应当属于

  A.二级医疗事故

  B.三级医疗事故

  C.四级医疗事故

  D.因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

  E.因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答案:D

  25.《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一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E.获得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答案:D

  2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为

  A.医疗后勤服务

  B.医疗卫生技术

  C.医院安全保卫

  D.医院财务审计

  E.医疗器械采购

  答案:B

  27.患者,女,34岁。因咳嗽、发热2天到卫生院就诊,经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肌内注射链霉素0.5g.10分钟后,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继而抽搐、昏迷,即行紧急抢救,40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死后,其家属认为该院未对患者作皮试就行注射,是院方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是一起

  A.医疗技术事故

  B.医疗责任事故

  C.严重医疗差错

  D.医疗意外

  E.并发症

  答案:B

  28.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指

  A.进行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的教育且进行

  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B.对严重遗传疾病、指定传染病等的检查

  C.对有关婚配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D.对有关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E.以上均是

  答案:B
 (29~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B.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C.对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医师,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D.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E.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可以责令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29.属于医师执业权利的是

  答案:A

  30.属于医师执业义务的是

  答案:B

  31.属于医师执业规则的是

  答案:D

  试题点评:本单元有关医师执业的规则,特别是违反有关法规的处理办法是考核的重点。

  第二章 疾病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法规

  【考纲要求】

  传染病防治法

  (1)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预防

  (3)第三章 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4)第四章 控制

  (5)第五章 监督

  (6)第六章 法律责任

  【考点纵览】

  1.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2.我国法定传染病分类。

  3.我国增加或减少传染病病种的规定权限。被甲、乙、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水、物、粪便等,在处理权限上有何不同。参与狂犬病防治管理工作的部门。

  4.卫生防疫机构发现流行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需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需要隔离治疗的传染病有:①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②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

  6.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紧急措施有:①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性活动;②停工、停产、停课;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④封闭被污染的饮用水源。

  7.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的传染病病死者有:鼠疫、霍乱、炭疽。

  【历年考题点津】

  1.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

  A.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B.强制隔离治疗

  C.必要的卫生处理

  D.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E.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答案:C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早报告、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答案:C

  3.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E. 5天

  答案:B

  4.对流动入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处理的原则是

  A.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B.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C.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D.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E.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答案:D
5.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院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答案:E

  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有关主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

  A.警告

  B.吊销执照

  C.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E.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D

  7.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

  A.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E.在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答案:D

  8. A县张某系艾滋病患者,在B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A县,脱离隔离治疗。为防止艾滋病传播,可以协助传染病医院追回张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

  A.卫生行政部门

  B.疾病控制中心

  C.民政部门

  D.司法部门

  E.公安部门

  答案:B

  9.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为了保障其健康,他们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

  A.防治措施和强制治疗措施

  B.防治措施和强制隔离措施

  C.防治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D.防治措施和追踪调查措施

  E.防治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

  答案:C

  10.《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

  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

  答案:B

  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

  A.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

  C.停业、停工、停课

  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E.宣布疫区

  答案:A

  12.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A.医学观察

  B.留验

  C.隔离

  D.访视

  E.就地诊验

  答案:A

  试题点评:自SARS以后,有关文件规定,加大对执业医师考试中法律法规部分的考核力度。本单元新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等六部法规,2003、2004年考试均有考题涉及,考生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