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
1.了解现代麻醉学发展历史概况(三个阶段)
2.熟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学习临床麻醉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4.了解麻醉方法的分类及亚临床麻醉学科的分类。
二、讲授内容:
简述中国古代临床麻醉的发展,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和发展,麻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围(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及机制的研究、其它任务);重点介绍现代麻醉学的概念、麻醉方法分类、亚麻醉学科分类。
三、自学内容:如何学好麻醉学。
第二章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一、目的:
1.了解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内容,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掌握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与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熟悉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等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4.了解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和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衡量。
二、讲授内容:
重点介绍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和病情估计的ASA分类法。一般介绍各器官系统的检诊(呼吸系统、必血管系统、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一般介绍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
三、自学内容:麻醉前用药的衡量。
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目的:
1.了解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法准备的基本内容,麻醉选择的基本原则。
2.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种类,熟悉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3.了解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
二、讲授内容: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任务,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一般介绍麻醉选择原则、重点介绍麻醉用药的目的、方法及常用麻醉前用药种类。一般介绍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以及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复核准备。
三、自学内容:气源的检查、麻醉机的检查、气管插管用具和药品等的检查、监测仪器的检查。
第四章 麻醉期间病人监测与输液
一、目的:
1.了解麻醉期间常用的监测方法。
2.了解手术前病人体液改变与输液要求,熟悉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体液改变与输液要求,了解麻醉手术期间常用输液剂。
3.了解麻醉手术期间输血指征的掌握及并发症防治
二、讲授内容:
一般介绍麻醉期间病人监测(循环监测、呼吸监测及其他监测),重点介绍麻醉及手术前体液的改变与输液,麻醉手术期间的体液改变与输液以及麻醉期间输液的实施方法。
三、自学内容:麻醉手术期间输血。
第五章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一、目的:
1.熟悉插管前检查和评估的基本内容,了解气管插管用具及其准备。
2.熟悉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及优点、经口明视插管法和经鼻盲探插管法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了解插管困难病人常用的三种插管方法。
3.了解支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及优缺点、单侧支气管内插管及双腔导管插管。
4.掌握气管导管拔管的指征,熟悉气管内插管、拔管的即时并发症和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及拔管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二、讲授内容:
一般介绍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的概念。重点讲述插管前准备及麻醉方法。重点讲述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点。重点介绍经口明视插管法,一般介绍困难插管的方法。重点介绍气管内导管拔管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介绍气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
三、自学内容:经鼻盲探插管法,单侧支气管内插管、喉罩的应用。
第六章 全麻的基本概念
一、目的:
1.掌握全麻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
2.熟悉全麻的诱导、维持和苏醒期的特点及管理期注意事项。
3.了解全麻深浅的判断,掌握临床常用的判断麻醉深浅的监测指标。
二、讲授内容:
重点介绍全麻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全麻的诱导、维持和苏醒期特点及管理期注意事项。一般介绍全麻深浅的判断,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判断麻醉深浅的监测指标。
三、自学内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