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7:03浏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1.甲亢分类
原发性甲亢
继发性甲亢
高功能腺瘤

发病率
90%以上
5%左右
5%以下

发病年龄
20~40岁多发
40岁以上多发
无特殊

发病时间
甲状腺肿与甲亢症状同时出现
先有甲状腺肿大
多年后再出现甲亢症状
继发性甲亢的特殊类型

发病地区
近海地区
单纯甲状腺肿流行区
无特殊

肿块特点
两侧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
无痛,质软光滑,上下活动
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而来
结节状肿大,两侧不对称,活动
有时不能触及肿块

特征
常伴突眼
常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无突眼
常并发心肌损害
甲状腺素分泌不受调节

   2.甲亢的临床表现
   详见本讲义《内科学》第42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现有56字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轻易记住其临床表现及甲亢的特征:“甲亢诊断要记熟,女性病人把心留。眼突颈粗长得丑,好吃懒做不长肉。手颤多汗易发怒,夜晚睡觉常数数。好事不来心忧忧,吃碘基代记心头”。
   3.甲状腺功能的测定
   (1)基础代谢率(BMR)患者必须在安静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定,血压测定值以mmHg表示。BMR=(脉率+脉压)-111。正常值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2)甲状腺吸131I率正常甲状腺24小时内摄取131I量为人体总量的30%~40%。如2小时吸131I量>25%,或24小时>50%,且吸131I高峰提前,即可诊断为甲亢。
   (3)血清T3、T4的测定 甲亢时,血清T3可高于正常值4倍左右,而T4仅为正常值的2倍半,因此,T3测定对甲亢的诊断敏感性高于T4。
   4.甲亢的手术指征
   甲亢的手术指征见下表。注意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相鉴别。 甲亢的手术指征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

有压迫症状者(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
胸骨后甲状腺肿
合并癌变
中度以上的甲亢
继发性甲亢
高功能腺瘤
甲亢心
妊娠早、中期
药物治疗或131I治疗无效者
有压迫症状者(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
胸骨后甲状腺肿
合并癌变
合并甲亢
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甲亢手术禁忌证:
   ①青少年患者;
   ②轻度甲亢;
   ③浸润性突眼;
   ④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
   手术名
   注意: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常考,但应注意《内、外科学》以及不同版本教科书指征的区别:
   ①外科学5、6版:妊娠早、中期的甲亢,手术治疗;
   ②内科学5、6版:妊娠前3个月和6月后禁忌手术,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妊娠4~6月首选手术治疗;
   ③内科学4版以前:妊娠合并甲亢首选丙基硫氧嘧啶。
   5.甲亢的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心电图
常规作心电图,以了解是否合并甲亢心

气管软化试验
了解气管受压情况,预防术后窒息

喉镜检查
了解声带功能

测定BMR
了解甲亢程度,选择手术时机

一般准备
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心率过快者给予普萘洛尔;发生心衰者给予洋地黄等

碘剂
口服复方碘溶液(Lugolg solution)——甲亢的主要术前准备 。
机理:①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了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②减少甲状腺血流量,使腺体充血减少,甲状腺变小变硬,易于手术操作

   注意:碘剂只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并没有抑制T3、T4合成,所以对不准备手术者,一律禁服碘剂。否则一旦停用碘剂,储存于甲状腺滤泡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大量释放甲状腺激素,T3、T4大量入血,导致甲亢症状重新出现,甚至比原来更严重。
   (2)口服碘剂的方法
   ①直接服用碘剂,每次3滴,每日3次,以后每日增加1滴,至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此法适用于BMR不是很高的患者。
   ②先服用碘剂2周,如症状减轻不明显,可加用硫脲类药物,待症状基本控制后,停用硫脲类药物,继续服用碘剂1~2周,再进行手术。
   ⑨先服用硫脲类药物,待症状基本控制后,改服碘剂1~2周,再进行手术。此法适用于BMR很高,甲亢症状不易控制的患者。
   (3)普萘洛尔的应用 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能使心率减慢,快速降低BMR,控制甲亢症状,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普萘洛尔可应用至术前1~2小时,术后继续口服4~7天
   6.手术时机的选择
   (1)手术时机的决定因素BMR接近正常。只有BMR±20%以下,术后发生甲危的可能性才小。
   (2)手术时机的参考因素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情况的改善——脉率变慢、脉压减小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3)甲亢基本得到控制的标志BMR<+20%,脉率<90次/分,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
   (4)甲状腺本身的表现
   ①甲状腺变小变硬;
   ②甲状腺血管杂音减小。
   7.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注意事项 术中操作原则
理由

通常切除腺体的80%~90%+峡部
切除腺体过少,或峡部不切除,容易引起复发
腺体切除过多,又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

保持甲状腺背面完整
以免损伤紧贴背面的甲状旁腺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上极
以免损伤喉上神经

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应远离下极
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严格止血、放置引流
以免术后切口内出血导致窒息

   注意:
   ①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切除腺体80%~90%.包括峡部。
   ②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体66%~75%。包括胃窦部。
   8.术后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常见原因为:
   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②喉头水肿;
   ③气管塌陷,故术前应常规作气管软化试验;
   ④双侧喉返神经后支伤
   (2)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见本章甲状腺应用解剖节。
   (3)手足抽搐多发生在术后1~—3天。
   常见原因手术时误伤甲状旁腺或其血液供应受累。
   临床表现
   ①多数病人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2~3周后,随着未受损甲状旁腺的代偿作用,症状可消失。
   ②严重者面肌和手足疼痛、持续性抽搐,甚至发生喉和膈肌痉挛、窒息死亡。
   ③血钙下降至2.0mmol/L以下。
   预防
   ①切除腺体时,保持甲状腺背面完整。
   ②使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相互保持吻合,以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
   ③切下甲状腺标本时要立即仔细检查其背面甲状旁腺有否误切,发现后应立即移植到胸锁乳突肌中。
   治疗
   ①抽搐发作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
   ②症状较轻者可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片剂。
   ③应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食品的摄入,因该类食品含磷较高,影响钙的吸收。
   ④加服维生素 D3。
   ⑤口服双氢速甾醇(DT10)。
   ⑥同种带血管蒂的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
   (4)甲状腺危象多发生在术后12~36小时内。
   常见原因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
   临床表现归纳为12字:“上吐下泻,高热大汗,谵妄昏迷”。死亡率高达20%~30%。预防术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手术时机一定要掌握好。
   治疗吸氧、碘剂、丙基硫氧嘧啶、氢化可的松、降温、镇静、普萘洛尔等。